这时,用手已经无法够着了。我想了个办法——为了让郝珺琪开心,办法有的是——找一根竹棍,站在树干上,从枝缝里伸过去,对准枣子,轻轻一敲,准落。再远再高的枣子也都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哥,你可真有办法。”郝珺琪说。
“那得感谢你。”我说。
“为什么?”
“还不是被你逼的?”
“哥哥坏。”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畈上的稻子成片成片的熟了,山脚下菜地里的红薯也熟了,只是没有打霜,还不够甜。李婆婆家的橘子我们已经偷吃了几个了,酸酸的,真好吃。可我们最惦记的还是张爷爷家的梨子。
张爷爷家屋后有一块很大的菜园地,菜园地上种了好几棵梨树。有两棵梨树的主干比我的腰还粗。
郝爷爷说那些梨树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那几棵“狗屎梨”也就罢了,树长得那么高大,可结出的果又小又硬,还涩人的嘴,送给我们都不要;那雪梨(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青皮葫芦型的梨)才真正馋得我们要命。比鸭蛋还要大,圆圆的,黄黄的,皮脆脆的,松松嫩嫩的,一咬,一口的水,好甜啊。做梦都想吃呢。张爷爷送几个来怎么够呢。
于是我们盼望来暴风雨(但最好不要来那种黑天黑地的,又是闪电又是雷声,太吓人了。来那种疾风急雨就可以了)。
暴风雨来会掀翻屋顶上的茅草,那没关系,大人们会拾掇的;暴风雨来我们的房间到处都漏水,母亲张罗着用洗脸盆洗脚盆装水,那没关系,雨一停,就不漏了。
只要暴风雨来我们就会暗暗窃喜。因为,暴风雨一来,张爷爷的后园里肯定一地的梨子了。我们知道,张爷爷也知道梨落一地,但他会忽略梨树边上的箬皮丛的,肯定。
所以,暴风雨一停,我们就坐不住了,偏偏母亲还要叫我做这做那。好不容易应付好了母亲,我们赶忙出发。那个时候,太阳重新出来了,大人们也出工了,村子里没什么人了。
我们轻轻悄悄地来到张爷爷的后园。远远看去,那梨树上还吊着很多梨子呢,被雨水洗过了,越发诱人,好像还闪着光芒。张爷爷用竹篱笆将后园围了,用来防鸡防鸭,可哪防得了我们啊。我们瞅着两旁没人,迅速靠近篱笆,我轻轻地将竹子往两边一挤压,篱笆便露出一个空隙来,我就可以钻进去了。
郝珺琪在外面站岗。
菜地里湿漉漉的,一脚的泥。箬皮丛里湿漉漉的,四处都是水珠。我钻进箬皮丛。蜘蛛丝粘在我脸上,我用手一抹,痒痒的,也不管。
我一心找雪梨。可不容易找,或许在箬皮叶子下,得把那些叶子拨开;或许,滚进了边上的小沟里,得钻到小沟边去看看。终于找到一个了,圆圆的,黄黄的。我捡起来,继续往里钻。又一个。接着又一个,又一个!两手都抓不完了。我用衣服的下摆兜着。
不好,好像有人来了。郝珺琪学蛤蟆叫,虽然一点也不像,但我已经听懂了。我便一动不动。
“琪琪,在干嘛呢?”一个大人的声音。
&nbsp
;“我,我,哦,我来找丹丹玩。”
“丹丹家不在上一头吗?”
“他们说她来这里了。”
“我看琪琪是想吃梨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