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武侠江湖里的青衫客 > 69、四年光景齐聚金楼

69、四年光景齐聚金楼

“号外!号外!宁波号轮船沉于甬江……”</p>

“北洋六镇新兵练成,共计七万人!”</p>

“津门各帮行商均画押从此不买美国货,抵制洋货!!!!”</p>

……</p>

乙巳年,八月二十日,大雨。</p>

佛山。</p>

金楼里外,灯火通明,照亮了阴霾的雨色。</p>

一辆辆马车自四方赶来,排满了半条街面,仅是守车的兄弟伙计便不下百十人。</p>

三教九流、武门江湖、绿林商帮……一道道高矮胖瘦各异的身影或是锦衣华服,或是素衣薄衫,亦有三两件洋装,撑伞鱼贯而入,步入了这座金碧辉煌的楼子。</p>

报童扯着嗓子吆喝着近些时候的大事,小小的身体披着修过的蓑衣,戴着斗笠,一双湿透的布鞋踩出一蓬蓬高溅的水花,冲进金楼,将一沓报纸搁在了门口的木架上,然后照例拿了赏钱。</p>

瞧着进进出出的人,报童啧了一声,眼中放光,这是赶上了大日子啊,可得好好瞧瞧。</p>

只是刚进门来,就有几个娇艳姑娘扭着水蛇纤腰,摇着扇子,凑了过来。</p>

“小泥猴,过来,姐姐疼你!”</p>

几句调笑逗弄的露骨言语一出口,报童那张稚嫩小脸登时红成了猴子屁股,手忙脚乱的接过几块点心便埋着头逃进了雨中,惹得身后众人连连娇笑。</p>

时至今日,金楼已不是什么花楼。</p>

整个广东佛山都知道,吃喝玩乐,这里要什么有什么,能俗能雅,能谈大事,也能论论江湖事;商帮在此谈生意,三教九流在此聚首,黑白两道在此做买卖,还有人在此论着恩仇。</p>

有人说这是销金窟,有人说是英雄冢,有人说藏着江湖气。</p>

之所以如此,盖因这里有规矩。</p>

规矩小了,束己。</p>

规矩大了,束人。</p>

规矩是什么?</p>

规矩就是拳头。</p>

正因有了规矩,这里才安稳,才公平。</p>

北边南下避祸的有不少逃进了这里。</p>

是豪杰的,进来自是客客气气;是小人的,打出去;倘若进来个烧杀劫掠的玩意儿,竖着进来,横着出去。</p>

许是听到了报童的吆喝,前脚放下的报纸后脚已被人瓜分,要了杯茶水坐到一旁细细看了起来。</p>

曲折木梯上,千娇百媚的姑娘们多是倚着护栏,摇扇细瞧,颦笑嫣然。</p>

楼上楼下,而今亦是摆满了桌凳茶水。</p>

唯有三楼特别。</p>

口子上,坐了个人。</p>

这是个地道的北方汉子,浓眉大眼,唇上留着一抹浓黑短髭,面相略显老成,大眼透着精光,顶着一头寸许长的短发,腰间别着一把带鞘的刀子,黑衣黑靴,黑裤黑袜,不见定点反光。</p>

这人肩头还蹲着一只毛猴,手捧鲜桃,老实极了。</p>

汉子时不时伸手摸摸毛猴的后颈,只是伸手后,眼神也在不停瞟着别人后颈,让人直打哆嗦。</p>

这是老姜。</p>

也是近几年从北方逃过来的。</p>

据说是为爹娘报仇,背了人命,惹了仇家,还杀了洋人。</p>

本是无意逃到这里,结果竟与这楼子的主家有旧,如此便住下了。</p>

进了楼子的人多是盘踞于一楼二楼,与人喝茶闲聊,或是三五人聚于一处,闭目养神,静待大事儿。</p>

能上三楼的人很少。</p>

半天功夫,也只上去了十几位。</p>

“又来了!”</p>

蓦然,门外有人嚷了一句。</p>

遂见一架马车停在门口。</p>

车夫撩开帘布。</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