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二十七章</p>
撤藩灭吴</p>
西南之乱,兜兜转转,症结的源头还是西南王吴氏。</p>
正如秦昊先前所说,不除吴氏,西南难平!</p>
可大臣们的脸色,却恐慌到了极点,身体瑟瑟发抖。</p>
要知道。</p>
皇上说的不是削藩,不是限制吴氏在西南的权力。</p>
也就是说。</p>
哪怕是吴氏,愿意交出手中的权力,只保留爵位,进京被圈养起来,当一个赋闲王爷,也是不可能的。</p>
皇上说的很清楚。</p>
是撤藩,是灭吴!</p>
西南王吴氏,只有死路一条!</p>
问题是。</p>
西南王又不是傻子,难道还能坐以待毙,引颈自戮不成?</p>
要知道。</p>
吴氏在西南,盘踞三百年,不仅有自己的军队,跟地方的土司,也有极深的关系。</p>
盘根错节,犹如苍天巨木!</p>
皇上要除吴氏。</p>
一旦消息泄露出去,吴氏必反!</p>
除此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p>
皇上要撤藩灭吴,用什么理由呢?</p>
吴氏在大夏开国之初,就是一字并肩王,被大夏先祖赏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p>
只要吴氏不犯下叛国谋逆的弥天大罪,无论犯下其他任何罪行,都可以免受刑罚!</p>
至多,也就是皇帝呵斥几声,命吴氏自省。</p>
也就是说。</p>
皇上手中,除非抓住吴氏叛逆的证据。</p>
否则,绝不能动吴氏一根汗毛!</p>
若是皇上一意孤行,编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要铲除吴氏。</p>
其实,根本不需要吴氏自己叫冤,天下人就会纷纷站出来,为吴氏鸣不平!</p>
还有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也都会站出来反对!</p>
削藩,朝野必定动荡!</p>
当年皇上灭北莽、南楚、西蜀的时候,就是如此。</p>
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无心政务,导致朝政一团乱麻,百姓也是怨声载道。</p>
这一次。</p>
皇上又要灭西南王吴氏。</p>
要知道,吴氏跟朝中大臣,世家豪门,都有着极深的联系。</p>
难道,当年的情况,又要重演?</p>
总而言之。</p>
皇上要灭吴氏,实在是困难重重。</p>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
秦昊挥挥手,道:“朕今日宣你们过来,只是知会你们一声!让你们有心理准备!”</p>
“你们退下吧!”</p>
大臣们对视一眼,躬身退下。</p>
皇上办事,从来都是这样。</p>
先召开小朝会,叫内阁大臣们来御书房,先商议一番,吹一吹风。</p>
等到时机成熟,皇上再召开大朝会,在朝堂之上,与百官商议。</p>
最后,事情才会定下来。</p>
皇上要灭西南王,必定要动刀兵。</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p>
粮草、银饷,最后是军队。</p>
这些东西想要调动,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准备,是绝不可能做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