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记得他帮了她很多,而她连一句谢谢都没说。
后来沈倾嫣慢慢领悟到,许多重要的缘分其实一开始就是注定好了的。
就像君昊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深深吸引。
而她又何尝不是第一次见到肖玉晗,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应。
这都是她后来在漫长的岁月沉淀中,慢慢发觉的。
而当时的沈倾嫣是那么骄傲、理智,根本不懂得倾听自己的心声。
沈倾嫣在十九岁的时候,在这个本应该最感性的年纪里,偏偏有着不合时宜的理智。
她不相信校园里的爱情,甚至不相信所有的爱情。
在以风花雪月谈情说爱为己任的大学校园里,每个人都翻着花样的演绎爱情故事的时候,沈倾嫣是异常冷静的。
她身后不乏大批的追求者,但无一不折戟而归,她是座出了名的冰山。
这与她的家庭经历有关。
沈倾嫣的父亲和母亲就是在大学校园里相识的,当时她的母亲也是校花级别的人物,在沈倾嫣父亲的追求下,两人相恋并最终走到一起。
他们两人的浪漫史,沈倾嫣是非常清楚的,父母二人都曾以不同的版本讲给她听过。
沈倾嫣曾以为,父亲和母亲是天底下最相爱的人。
在她十二岁那年,一场风暴把向来温馨和睦的家庭搅得天翻地覆。
父亲有了一个狂热的追求者,一个小他十八岁的年轻女学生。
在女学生的爱情攻势下,父亲最终沦陷了。
沈倾嫣的母亲是一个内心骄傲的女人,而且十分理想主义。
她不愿去和一个无所顾忌的女孩子去争抢自己的丈夫,更不能忍受丈夫的见异思迁,既然她所信仰的完美爱情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场丑陋的、漫无止境的夺夫大战,她宁肯放手。
最终她和沈倾嫣的父亲离了婚,把沈倾嫣留给前夫,独自去了美国。
这场争夺战中的胜利者——那个女学生,顺理成章的成了沈倾嫣的继母,她仅比沈倾嫣大十岁。
沈倾嫣从不称呼继母什么,她们各自守着自己的底线,在这个家庭客客气气的相处,互不侵犯。
她不屑于去仇视这个拆散她父母的女人,她的内心像她母亲一样高傲,不愿把自己降到和这个女人同等的身段来互相攻讦。
只是,父亲在她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已经破碎了。
她对爱情的信念也破碎了:连父母这样相亲相爱的一对都可以被拆散,那天底下还有什么坚不可摧的爱情。
自此,关于爱情的信仰在她小小的年纪里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也许是因为她在小小年纪就被迫以一种严肃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许是因为她理想主义的性格。
总之,她过早地明白了爱情不该是一种盲目的激情。
如果真要有一段爱情的话,那应该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经得起任何考验,足够坚定而深刻的感情。
这样的感情不可能出现在大学校园里,同龄人之间那风花雪月的青春情感,在她看来是如此幼稚、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