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极限营救 > 第43章 弹如雨下

第43章 弹如雨下

物体很小,远远看去就是一个小黑点。因为肉眼能看到,所以飞行速度不会超过每秒两百米。只不过,受到飞行方向的影响,没法通过目视来判断飞行速度。关键是,飞行轨迹一直在发生变化,而且反射的阳光非常刺眼。很明显,那个物体有卵型或者是半球型,外表面有弧度的头部,还是由内表面镀金属膜的玻璃制成,才能朝不同方向反射阳光,被地面的人员观察到。</p>

那是一枚导弹!</p>

按照飞行速度,以及飞行轨迹来判断,很可能是一枚重型反坦克导弹。</p>

“隐蔽!”</p>

情急之下,巴特利特根本就顾不了那么多,在大声喊出来的同时就已缩回掩体,还双手抱头蜷缩成了一团。</p>

射来的不止是一枚导弹,而是很多枚。</p>

此外,巴特利特已经想到了,那肯定是最新式的光纤制导重型反坦克导弹。</p>

关键就是,在发现那些导弹之前,由战车搭载的无线电探测装置没有发现异常,也没有发出警报。</p>

前面已经提到,“黑眼罩”军团的防空车没跟随前两批队伍上岸,留在了预置舰上。只不过,巴特利特也没有指望依靠防空车来对付敌人的小型无人机。实战早已经证明,传统的防空武器根本就无法有效对付小型无人机。至于说专门用来对付无人机的新式武器,比如说车载激光武器系统,又不是“黑眼罩”军团能玩得起的。即便是稍微差一点的,比如大功率微波武器,都很难搞到。那些容易搞到的,比如用来对付民用无人机的电磁枪,对军用级别的小型无人机根本没用。更重要的是,跟摧毁小型无人机比,及时发现小型无人机其实更加重要。</p>

为此,在几辆指挥车上都有高灵敏度的无线电探测装置。</p>

其实,这也是标准配备。</p>

依靠这套设备,指挥车能发现出现在附近的不明信号源。在理想的情况下,探测距离能达到数十公里。简单说,在目视范围内出现的无线电信号都会被截获,如果不是己方通信设备发出的信号,探测装置会立即发出警报,并且把不明信号源的方位显示出来,让指挥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判断。</p>

这套设备,特别适合用来对付无人机。</p>

道理也很简单,就算军用无人机在巡逻的时候会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是接受后方发来的指令,并且依靠导航卫星与惯性系统来确定自身的方位,极端情况下还会沿着预先设定好的航线飞行。为了避免暴露自身的行踪,很多军用无人机主要使用被动探测设备,比如说可见光照相机与红外成像仪。如果是执行电子侦查任务,还会携带无线电探测设备。问题是,在发现目标之后,肯定需要向后方汇报。哪怕使用自身携带的武器发起打击,也要把侦查到的信息发送回去,由后方的操控人员做决断。事实上,就算是配备了AI控制系统的,最先进的无人机,也需要后方提供开火授权。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整个火力控制回路能做到完全自主</p>

的无人机。</p>

只要无人机发出无线电信号,就肯定会被发现。</p>

哪怕很难通过被动探测来锁定无人机,并且引导己方的防空武器开火,不过能够及时发现无人机,能够为己方部队争取到分散隐蔽的时间,至少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敌方的火力打击。</p>

可问题是,在那些导弹射来之前,并没有发现不明无线电信号源。</p>

显然,这附近肯定没有敌人的无人机。</p>

只是,在此前来了一台全地形车,或许在被摧毁之前已经掌握了“黑眼罩”军团在“咆哮角”附近的部署情况。更何况,“黑眼罩”军团还有很多作战部队没有上岸,还在海滩上遭到炮击,因此在集结起足够的兵力之前肯定得死守“咆哮角”,也就会在“咆哮角”北面构筑防御阵地。</p>

在战术层面上,不是说必须得安排无人机执行前进侦查任务。</p>

其实,在全地形车被摧毁后,“共同使命”军团肯定会调整战术,首先就是把容易遭到打击的无人机撤走。</p>

关键,其实是那些导弹。</p>

在没有无人机提供引导的情况下,使用导弹打击视觉范围之外的目标,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寻找与辨别目标。即便是所谓“发射后不管”的主动寻的导弹,也需要在发射之前由射手锁定目标。就拿“标枪”反坦克导弹来说,不管是打击坦克,还是打击直升机,甚至固定的堡垒,都需要射手提前锁定目标,然后导弹才能在火控系统的控制下,一直朝者锁定的目标飞行。就算有一些导弹具备发射后锁定目标的功能,也没有实战价值,很少有射手会在没有发现目标的情况下就把昂贵的导弹射出去。更何况,就算是这么做了,导弹的命中率也不会高到哪去。</p>

这里的关键其实是如何发现视觉范围外的目标。</p>

不管是侦察兵,还是无人机,肯定需要把侦查到的情况发送给后方的射手,也就需要使用无线电设备。更何况,哪怕让导弹采用发射后锁定的方式发起攻击,后方的射手也需要向导弹发送指令。</p>

如果不使用无线电设备,又要掌握前线的情况,控制发射的导弹,就只有一个办法,采用有线制导的导弹。因为铜导线发送信号的速度不够快,没办法做到双向通信,所以具有双向数据收发功能的导弹,都需要采用光纤制导。也正是如此,光纤制导导弹的飞行速度一般都比较慢。</p>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说法。</p>

以最出名,也是最代表性的HJ—10重型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来说,最快飞行速度能够达到每秒二百五十米,全程平均飞行速度也有每秒两百米,即便是在最大射程上也不会低于每秒一百米。这个速度其实不算慢,超过所有车辆的行驶速度,也比采用传统旋翼的直升机飞得快。更重要的是,哪怕是重型导弹,尺寸都很小,地面的人员不但难以发现,也很难将其拦截下来。</p>

关键就是,对HJ—10这种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来说,飞行速</p>

度慢一点不是坏事。</p>

虽然按照设计,HJ—10最理想的攻击方式,依然是射手提前锁定目标,然后把导弹发射出去,但是在已经掌握了目标的大致情况,尤其是部署地点之后,也可以直接发射导弹,并且使用导弹的光学导引头来搜寻目标。简单说,导弹就变成了射手的眼睛,射手能够在保持隐蔽的情况下,通过导弹的导引头来锁定目标。很明显,这尤其适合突然袭击,不给敌人任何的机会。</p>

其实,这也是HJ—10最受推崇的地方。</p>

依靠高达十公里的射程,HJ—10的导弹发射车能够藏在掩体里面或者山丘后面,在侦察兵或者其他侦查平台协助下,对敌方装甲集群发动突然打击。因为HJ—10的发射平台始终都保持隐蔽状态,所以敌方很难在遭到打击之前提高警觉,而在遭到打击之后也未必能够及时发起反击。</p>

推荐阅读: 御兽:我真不是培育大师 我儿快突破 六十大寿来系统,儿子被退婚了! 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 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 神级异能你不要,你选最差天赋? 御兽,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全民玩家:我能自选副本奖励 我能加持万千神通 谍海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