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极限营救 > 第15章 千钧一发(五)
推荐阅读:

第15章 千钧一发(五)

用他的话来说,麦加是穆斯林的圣城,沙特王室的守护对象,没有理由让他们这些外来人员流血牺牲。</p>

滕梓臻没有给穆连成做思想工作,他相信穆连成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p>

哪怕想不明白,也必须执行命令。</p>

————</p>

扎伊德一号桥。</p>

这座桥梁横跨一条季节性河流的</p>

河床,因为经过了河道中的一块高地,所以分成了南北两段。南边的是一号桥,北面的是二号桥。在绝大部分时候,河床都处于干涸状态,每年最多有一个月能见到河水。也正是如此,才让很多人觉得,这不是普通桥梁,而是一座架在峡谷上的高架桥。</p>

受到遮挡,在一号桥的桥头只能看到高地上的匝道,无法看到二号桥。</p>

不过,这也无所谓。</p>

依靠专门给特种兵使用的微型无人机,能够清楚的看到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并且持续的跟踪监视。</p>

“陆队。”</p>

“看到了,都做好准备,听我的命令。”在旁边的特战队员提醒之后,陆勇添发出战斗命令,随后才收起了单兵计算机。真要说的话,军情局配发的单兵计算机并不好用,屏幕的分辨率低不说,处理器也很差劲,存在明显的延时现象。也正是如此,陆勇添他们都是能不用就不用。</p>

很多时候,还是目视观察更可靠。</p>

只是,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够看到目标。在必须借助第三方平台的时候,就不得不使用单兵计算机。</p>

车队已经行驶到二号桥上面,速度也不慢,只是暂时还没有进入目视范围。</p>

其实,陆勇添很有耐心,这个时候也必须得沉住气。</p>

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p>

如果只是袭击车队,让恐怖分子放慢速度,根本不需要两支小队,带一支小队过来,藏在远处发射几枚反坦克导弹,再使用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进行压制,哪怕没办法消灭所有恐怖分子,也肯定能够让车队停下来。只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至少在开火之前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p>

确认目标性质。</p>

在来前方指挥部的路上,滕梓臻就明确告诉所有特种</p>

兵,只有在确认目标性质之后才能开火。</p>

为了找到脏弹,穆连成带来几部高精度盖革探测仪。这种军用探测仪的灵敏度极高,只要恐怖分子动过窃取的黄饼,哪怕在无尘环境里面分装,而且装入了铅制容器,在分装过程中泄露的核原料产生的辐射,都能探测到。只不过,需要离得足够近。按照说明书,最远不能超过一百米。就算实际性能好得多,有效探测距离就只有一百多米,再远的话就没办法保证了。</p>

正是如此,才需要安排人员靠前埋伏,用盖革探测仪找到运载脏弹的车辆。在确认恐怖分子拥有脏弹之后,再由埋伏在后面的特战队员使用反坦克导弹发起攻击。只要有可能,就要想办法夺回脏弹。如果实在没办法,也可以直接摧毁脏弹,绝不能让恐怖分子把脏弹送到圣城麦加。</p>

只是现在,滕梓臻与穆连成在后面保底,不存在必须得摧毁脏弹的情况。</p>

为了确认目标性质,陆勇添亲自率领一支小队埋伏在一号桥的南桥头。在他们确定目标性质之后,由埋伏在南边大约两千米外的另外一支小队发起攻击。等战斗打响,他们从后方发起攻击。</p>

要说的话,理想的埋伏地点是两座桥梁之间的那块高地。道理很简单,可以在车队行驶到一号桥上的时候发起攻击。到时候,就算局面失去了控制,也可以通过炸断一号桥的方式阻止车队南下。只可惜,时间太紧张,等陆勇添他们赶到的时候,车队已经靠近了,来不及去中间的高地。</p>

正是如此,如果要夹击恐怖分子,就必须等到车队离开一号桥之后再开火。</p>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能够通过伏击打乱恐怖分子的部署,就肯定没办法在这里让车队停下来。</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