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75章 谢家老祖

京中再次掀起轩然大波,一是曾经的北魏传奇人物——女战神北颜莺醒了,二是长安金殿自愿和亲。</p>

这两件事堪称是北魏年度爆炸性事件,街头巷尾,热议不绝。</p>

有道是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p>

北魏一年一度,文人墨客云集的“平野诗会”自然也以此题为辩。</p>

湖畔两旁,垂柳拂面,只见一群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聚集于此,有高谈阔论,有皱眉思辨,当真是百家齐鸣,百花齐放。</p>

有的秀才力挺鬼手狂生的文章论点认为,公主着汉裳,只嫁汉儿郎!此言一出,立刻引得满堂喝彩,掌声热络不绝。</p>

有人不服,当即反驳,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早晚会一统,不必分你我,公主嫁于哪国有何区别?只要有利于北魏的统一,公主当舍身取义。</p>

况且百年之前,诸国乱战,真武神横空降世结束纷争之事,划江而治,天下分为六国,维持百年和平,当年世家之首——谢家,谢家老祖曾断言,百年之后天下必然一统,如今羽国求亲,合纵之势渐明,有何拒之?</p>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不仅是为这个秀才的精彩辩论,更是因为他口中提到的北魏世家传奇人物——谢家老祖。</p>

传闻谢家老祖乃是一白衣文士,身披鹤氅,飘然有神仙之姿。虽为文人,却是当世少有的逸群之才,英霸之器。</p>

一纶羽扇定天下,一把古琴奏乾坤。</p>

在天下文人的心中,那地位不亚于孔孟二圣。</p>

坐在角落的北颜莺,细细的品着眼前的香茗,微风徐徐吹过,掀起额间的细发,露出白皙的脖颈,那莹白的皮肤,精致的五官,令见惯美女的东海宝珠也不由赞叹造物主的妙手天成。</p>

而北颜莺正专注的看着群儒舌战,心中想着刚才提到过的谢家老祖。</p>

曾听府上老人讲,谢家老祖流芳百世不止是因其才情卓著,更是因为他破陈推新提出了“科举选拔制度”。</p>

当时诸国混战时期,各国为谨防细作潜入,高筑文化壁垒,世家在各国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p>

因此各国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是通过世家推荐才有升迁的机会,而寒门晋升则是不可能的。</p>

谢家老祖大胆革新,为打破文化壁垒,吸引更多的人才,提出了“科举选拔制度”,此举可以说是给天下学子开辟出了一条路,所以谢家在天下文人心中的地位很高。</p>

谢家老祖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是明阴阳,懂八卦,能断世事三百年,曾听闻他曾给后代子孙留下过六个锦囊,叮嘱危急存亡之际谢家家主可解锦囊,救谢家于危难之际。</p>

“书呆子,你上!”一道清脆的声音,将北颜莺拉了回来。</p>

原来东海宝珠见天下文人齐聚于此,不禁心生好奇,孩提心性骤起,拉着谢蕴之窜入人群当中,一会儿跟这个书生争辩,一会儿又和那个秀才吵了起来,吵不过的时候,就拉着谢蕴之上去。</p>

一袭青衫的谢蕴之,虽历尽沧桑,但却仍如松柏般挺立,依旧清冷,依旧明亮耀眼,只是这耀眼的光芒中褪去了锋利,多了一丝柔和。</p>

东海宝珠有恃无恐的拉着谢蕴之在众书生中行走,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所向无敌,灵动的双眼趁谢蕴之辩论之际,偷偷的瞄了一下立于身边的谢蕴之,心中暗想。</p>

想不到这书呆子看起来温温吞吞的,口才居然这么好,一句话,就能将对方辩的哑口无言。</p>

想到这是自己带来的帮手,东海宝珠似乎也有一股与有荣焉的骄傲,甚至不自觉的挺了挺胸膛。</p>

眸光流转之间,不经意的对上了谢蕴之笑意盈盈的双眼,那种好似他家乡中碧蓝的海水,清澈、深邃,令他深陷其中。</p>

推荐阅读: 此婚了了 名门盛宠:军少,求放过 绝色狂妃:妖孽君主腹黑妃 王爷在上:废柴小姐求指教 至尊解锁系统 绝色悍妃:不嫁纨绔邪王 田蜜穿越后的悠闲生活 雷神皇 璀璨星途 武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