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意思是那些,可以考取功名,或者有功名在身的人。</p>
对于朱炫而言,外面闹事那些,只是单纯的识字,和读书人再也扯不上关系。</p>
杨士奇也想不到,陛下还要纠结这一点,不过想想也是合理,现在那些读书人,就算是理亏,也没地方去说,何况他们根本就不是理亏。</p>
他们单纯的,无理取闹。</p>
最开始那些被捉的读书人,也是因为他们主动挑事,最后才被关起来的,较真来说也怪不得其他任何人,活该如此。</p>
“科举,还是顺利的。”</p>
朱炫又说道:“你觉得,我们是否有必要,改一改科举的问题?”</p>
他把昨天,和张紞商议的事情,在这里也和杨士奇简单地说了说。</p>
闻言,杨士奇先是沉默。</p>
其实他也能想到,陛下的心思如何。</p>
科举的成绩,基本代表着官员的能力。</p>
这是一般状态之下,得出来的结果。</p>
实际上呢?</p>
一个官员有没有能力,不一定和成绩直接挂钩,而那些科举考得排名比较高的读书人,也有可能是个读死书的书呆子,让他治国理政,不一定可以治理。</p>
“陛下!”</p>
杨士奇郑重地考虑了好一会,道:“如果真的要改,那么背后一切规则,都要推倒重来,改的东西很多,这些规则的制定没那么容易,若是处理不好,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p>
“我们现在,以科举排名,决定能力和官职,是最公平的,也是最平衡的状态。”</p>
“如果打破了这个平衡,有可能导致陛下的信誉坍塌。”</p>
“大明的信誉,也要坍塌。”</p>
“科举考得不好,但能力好的读书人,或许有,但要用这种读书人,如何能让那些考得好的人信服呢?”</p>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p>
“这个规则,也几乎不可能重新制定。”</p>
他最后,郑重地说道:“臣恳请陛下,三思!这事,需要慎之又慎,不可轻易决定。”</p>
他们都很清楚,若是朱炫决定了要做某些事情,可能会进行得很快,过了没多久就能落实下来。</p>
但是,这件事不好做。</p>
也不好落实。</p>
很容易动摇了大明的根本。</p>
听着杨士奇这样反对,朱炫也轻轻皱了下眉头。</p>
其实他也只是有个猜想,也只是和张紞提了下。</p>
实际上怎么改,如何地利用真正实力,来决定科举的录取情况,暂时还没有考虑清楚,现在听到杨士奇如此反对,也就是他们也没办法更改。</p>
好像真的不好做。</p>
“你也没有想法?”</p>
朱炫问道。</p>
看来这个猜想,只能在脑海里想一想,没办法实行下去。</p>
杨士奇又想了片刻,最终摇头道:“没有想法,或许这个问题,根本无解,请陛下一定不要轻易尝试,这样比取消功名的影响大太多了。”</p>
“好了好了!”</p>
朱炫看到杨士奇这么反对,也是觉得头疼。</p>
不过逐渐明白,作为穿越者的很多想法,在古代不一定可以完全适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