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2章 犹记否,两个月前
;;关中五族的少年出现,让得现场气氛变得有些怪异。
;;大梁有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大梁内里的各种比斗,尤其是涉及到奖励的,皆将在他国修炼的武者排除在外。
;;只因为除了大梁之外,其他几国对武道接触的要求并不一样。
;;其他几国那些权贵子弟甚至可以从小就开始接触武学,踏上修炼之路,而大梁武者只要想进武馆,想后续走武院这条路,皆要从武堂开始,而武堂对年限也是有着要求。
;;这般规定下来,武道家族和权贵子弟比起那些家境一般的武者也有不少的优势,但形成不了绝对的碾压。
;;即便家里有万贯家财,受限于自身境界和身体的上限,也给了这些家境一般的少年能够追赶的机会。
;;以路永峰和赵景川他们这些少年为例,至少有了和县城那些权贵竞争的机会,而县城如符昂那些人,又有了和府城少年竞争的机会。
;;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对于大梁来说,只是给每个阶层的武者创造一个上升的机会。
;;每一个阶层的少年都有着向上一个阶层跃升的机会,但像林晨这般直接从底层跳到最上层的,连着跳数个阶层的,不在武政部的预期之内。
;;这已经是武政部所能够做到的公平中的极限了,若真的绝对的公平,让所有大梁少年在入武堂前不能修炼,严格控制学员在武馆的修炼资源,做到一视同仁,后者就是大梁直接分离崩析。
;;人都是有私心的,倘若终其一生在武道上修炼,给家族后代创下了基业,后代还要和那些普通百姓去公平竞争,结果就是这些武者举族全都前往他国。
;;而国外,就没有大梁的这般规定,许多权贵从小就开始接触武学,也没有武堂武馆一说,武道资源都掌控在皇室和各大家族手上。
;;大梁不会阻止各大家族将子弟送往国外,但默认就是去往国外之后,便不能回来享受武政部对少年天才给予的奖励。
;;即便如此,大梁也有那么一批人甘愿前往国外,其中犹以关中五族为代表。
;;“若真是让关中五族的人上场,击败了于北辰三兄弟,那就有趣了。”
;;看台上,有不少知道关中五族情况的,脸上有着挪揄之色,关中五族子弟上场胜了,确实是保住了大梁的颜面,可关中五族不是在大梁修炼的,这是对大梁武政部的一种讽刺。
;;“竟然是他们!”
;;站在侯战天身后的孟星看到出现的这几位少年,面色一沉,他是知道关中五族的身份的,知道关中五族代表着什么。
;;“侯大人,我等主动请缨,还望侯大人给个机会。”
;;崔云帆目光炯炯看向侯战天,朗声道:“我等虽说常年在他国成长,可到底也是大梁的一份子,如今大梁遭受南沙三岛弹丸之地的羞辱,我等岂能袖手旁观。”
;;此话,慷锵有力,让得观战台上不少大梁武者都闻言叫好。
;;既然狄千他们已经败了,那就可以让崔云帆他们上场,反正崔云帆他们也是大梁子弟。
;;“好!”
;;侯战天并未犹豫太久,崔云帆有一句话没说错,关中五族也是大梁子弟。
;;至于关中五族胜出,此战过后会带来的影响,那就由朝堂去决断吧。
;;听到侯战天应下来,崔云帆脸上有着精光,朝着侯战天抱拳:“多谢大人。”
;;“这一次于北辰三兄弟怕是嚣张不了了。”
;;“此话怎讲?”
;;“关中五族弟子,从小就在他国进行修炼,实力要远超我们大梁本土的武者,狄千他们不是于北辰三兄弟的对手,可不代表这几位也不行。”
;;“还有这事?”
;;“要是这几位击败了于北辰三兄弟,岂不是说关中五族这种将子弟送往他国培养是对的?”
;;“你是有所不知,据我所知其他几国的天才从小就开始培养武道修炼,只有我们大梁还要限定练武年龄,未满十五岁倘若提前修炼,不允许进入武堂和武馆,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决断。”
;;“其他几国的天才从小开始修炼,而我们大梁要满十五岁才正式踏上修炼,这期间便是有着巨大差距,此消彼长之下,大梁的天才比他国差了一截。”
;;“这位师兄此言未免有些过了,练武的最佳年龄便是十五岁开始,十五岁之前骨骼尚未成型,倘若提前修炼,只会伤了自己根骨。”
;;“那你是这样的会伤了根骨,以关中五族的实力和底蕴,人家有的是办法给家族子弟提供更好的丹药资源,既能不伤武根骨,还能够让武道实力提升。”
;;“这等能够不伤根骨的丹药必然价值连城,普通少年武者根本购买不起,倘若武政部不加以限制,只怕等到武馆招生,那些权贵怕是都开窍十几处了,而普通学员才刚刚开窍,到时候两者该如何竞争?”
;;“弱肉强食,有何不可,至少能够保证我大梁武道天才不弱于其他几国。”
;;……
;;……
;;观看台上,也是因为崔云帆几人的身份,爆发出了激烈的言语冲突。
;;但不管是哪种立场,有一点认知这些大梁武者是相同的,那就是先击败南沙三岛再说。
;;先对外,自家的事情关上门再说。
;;看台上,于北辰看着崔云帆三人,眼中有着凝重之色,他和崔云帆这些人打过交道。
;;南沙三岛到底只是弹丸之地,为此他们这些岛中少年也都会前往其他各国寻求武道资源,他和崔云帆都在寒国待过。
;;崔云帆实力很强,最关键是崔云帆等五族属于五族同支,也修炼过联击之法,若是崔云帆三人上场,他们三兄弟的心念相通的优势就没了。
;;“崔云帆,你可别忘了,当初你当着我的面说过的话。”
;;于北辰轻喝一声:“当年你们几人都说过,大梁对你们这些在他国的少年不闻不顾,根本没把你们当大梁子弟,且还要防备着你们,此话可是有假?”
;;于北辰这话一出,看台上再次一片哗然。
;;不少不知道内情的武者,脸上有着难以理解的表情。
;;“咱们大梁对前往他国修炼的武者不管不顾且还要暗中防备?”
;;“为了在武道之路走远,前往他国修炼,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吧,朝堂没有必要这般对待。”
;;“没有必要?”
;;看台上一位青年男子冷笑连连:“武政部虽没有明着发文,可私下里却有规定,凡是出国之少年,回国后不得入武馆,更没有资格进入武院,就差没明着说,出国后就不再是大梁的武者了。”
;;“要我说崔师兄他们就不该出头,赢了,没有人会念他们的好,输了,又要遭受谩骂。”
;;听着看台上这些议论的声音,崔云帆嘴角微微上扬,一切都在按照他预料的那般进行。
;;“那不过是以前的一些气话罢了,我崔家是大梁崔家,我崔云帆自然也是大梁子弟,大梁有难,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崔云帆摇头,这话一出引得看台上一片喝彩。
;;“这崔师兄说的没错,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我大梁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