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而满是冲突的节目,终于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胜利落幕。
但是节目落幕,并不等于方星河就能闲下来,正相反,他第一时间就被粉丝们团团围住。
黄静和壮着胆子冲在最前面,羞答答问:“星河弟弟,能不能跟你合个影?”
对于自己的第一个信念粉,方星河很有耐心。
“当然可以,另外,有没有什么需要签名的东西?”
“有有有!”她开开心心拿出一本新概念,双手奉上。
因为后面人多,方星河这次没搞什么花活,直接签了句“感谢我的头号粉丝黄静和”,然后又在后面写下一行小字,OICQ11588,把学姐给兴奋得脸都红透了。
对天发誓,他真没有别的心思。
眼下就这么一个信念粉,如此宝贵的观察对象,肯定得放到眼皮子底下经常沟通啊。
我真不是随便的人!
但是小黄学姐好像挺随便的,拍照时靠着他,距离很近。
然后身旁忽然传来一阵强烈的负气压,侧头一看,林靖宇眼睛通红,身上绿光消退,渐渐变白,粉级掉到了1级。
好家伙,待会儿你是不是又要变回方黑?
方星河倒是没生气,只感觉这个事儿特别有意思,为自己建立了一种极好的提醒。
为了验证所思,拍照时他又笑呵呵夸了黄静和两句。
“静和学姐,你多高啊?”
她羞涩回道:“快、快要174了,希望别长了吧,又高又壮,照片洗出来都不知道有多丑……”
“瞎扯,明明很健康,很有活力。”
方星河温和鼓励:“上镜好看需要一种病态的纤瘦,但是现实中美丽才是最值得我们追求的健康之美,以后保持运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别给自己制造焦虑。”
黄静和好像被烫熟了,低头嗯了一声,再没嗦别的。
但是小林却“糊”得透透的,身上仅剩的那点白光瞬间消散,用嫉妒的眼神盯着方星河,用愤恨的眼神盯着黄静和。
这孩子确实是一个被惯坏的巨婴,没法细琢磨。
他对于方星河仅有的意义,就是提供一个粉转黑样本,昭示一种内在逻辑。
即:死忠粉也不是绝对死忠,甚至非常脆弱。
水军头子暗暗观察着周围所有人,从方黑到信念,空白绿蓝红紫,所有粉级一应俱全,让他对粉丝和粉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面板的说明里,5级粉叫做心心念念,简称信念。
不管偶像出现与否,她们始终惦记着偶像,所以每天都能提供至少100点星光。
一旦有重要事件发生,那么信念粉就好像核动力一样,源源不绝的爆发。
从价值上讲,一个信念粉顶得上一万个浮粉,后者太不稳定,最多只有三五八个月的热度,而前者可以输出至少半辈子。
心心念念和狂热毒唯也不一样,别看等级只差一级,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方星河对黄静和温言细语,周围的死忠粉和狂热粉很多都面露不愉,明确对她展现出敌意。
然而当方星河与别的女孩合影时,黄静和却平和的笑着,非但不吃醋,反而为他大受欢迎而感到骄傲和欣喜。
心心念念,单听名字就孕育着美好。
狂热毒唯,结合起来却透着一股子强烈的负面气息。
方星河看着现场十一个狂热粉身上散发出的明暗不一的红光,对照着她们的表情和神态,心里一动,忽然搞懂了光芒本身的区别。
清澈、透明、柔和的红光,意味着狂热但不毒唯。
浑浊、暗沉、妖异的红光,意味着又毒又唯醋意极深。
这是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就好像现实中谈恋爱,有一些人的爱就是很自私很扭曲,另外一些则热情又真挚。
所以,信念粉是不是只能从热情真挚的理智4级粉中升华出来?
暂时存疑,有待确定。
但是方总又发现面板的一个小妙用——通过光芒颜色,判断对方的性格底色。
然后,做出区分。
极端粉丝坚决敬而远之,理智粉丝可以交个朋友,介于中间的正常对待。
别的流量从来不敢这么干,因为他们分辨不出来谁好谁坏,谁带着什么样的心思有意靠近,所以只好和所有粉丝都保持距离。
其实这样一刀切并不利于构建核心粉群,但是没办法,谁都不敢赌,只好默认现状。
安全大于未知收益嘛。
前车之鉴正是初代顶流我签哥,在南韩务工时,idol炒粉是常态,大家都能保持默契,然后回国之后他继续来者不拒,结果集邮女一个不满意马上发小作文。
他的教训把1.5代顶流我峰哥吓怕了,不炒粉改炒鸡,结果更倒霉,正好撞上叔叔们日常刷经验……
二代顶流我鸡哥愈发严谨,进行了严格的资质审查和事后处理,结果两年半以后到底还是被资本给翻了出来,一棍子直接敲死。
反倒是Prada吃违约金吃得满嘴流油,拿口碑换现金,也不知道是哭唧唧还是乐嘻嘻……
总之,后来流量明星基本默认,要远离粉丝,保持独立。
但是你方哥准备打破铁律,广交好友。
谁说偶像不能跟粉丝做朋友的?
那是你们不懂真心!
……
当一切都结束时,已是下午5点多。
方星河带着王亚丽、冯远征、刘恒、查理,去跟副台长混了顿大餐。
半离休状态的现任台长何均设宴,并且全力以赴,搞出了一个超高的规格。
四位副台长、杨欣李红两位台柱子,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社长金钟鸣和总编陈晨,省里宣传口两位重要人物,文化名人作协主席张校天……
名义上是宴请王檬老师和首都的客人,实际上话题主要围着方星河展开。
大家兴致勃勃的聊着今天的节目,对方星河大加赞誉。
“就没见过这么激烈又有意义的冲突!”
谢戎起的头——那个想当方星河便宜岳父的副台长,挺有杀气的一个名字。
他特别想把节目延续下去。
“小方,首期节目的收视率是不用担心了,你觉得我们能不能借着这股势头,把《对话》常态化的办下去?”
方星河抬眼一瞥:“你问王老师,他要是愿意常驻,那有什么不行的?”
王檬抬手指着他笑骂:“我顶什么用?思维不如你一半敏捷,你来当副嘉宾,节目才有可能办好、办有趣、办长久。”
“我可不干。”
方星河果断拒绝。
“咦?”已经不大管事儿的何老很惊奇,“你不是最想火吗?常驻节目,每个月4次曝光,对你大有好处吧?”
杨欣也跟着劝:“星河弟弟,今天你生产了很多金句,节目播出后肯定会变成流行语,可见这种节目形式对你也是很有促进的。
以你的能力,只要常驻下去,很快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固定的收视用户,扩大你的粉丝群体,何乐而不为呢?”
“对嘛!”
谢戎循循善诱:“在咱们自家节目上,你想骂谁就骂谁,看谁不顺眼,干他就完了,又能爽又能火,这不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都对,但是方星河只是摇头。
“不行,我不打算过早消耗我的形象。”
“消耗形象?”
一桌子人面面相觑,全都茫然了。
只有冯远征理解,主动站出来为他解释。
“小方以后要做演员,他有冲击影帝的能力和想法,所以就不适合过多曝光在公众面前。
长期主持节目,虽然能够培养粉丝群体,但是也必然将形象固化,这种情况,好演员是非常忌讳的。
比如陈道铭,还有我们院里的蓝天野于是之等艺术家,非必要情况下,绝不会出现在节目中。”
“噢!是这样啊……”
大家都是在文艺圈里混着的人,完全能够理解其中逻辑,可是并不妨碍他们失望。
“当演员?确定了?”
何均试图再劝一劝:“以你的能力,做个文学家多好,清贵,显赫,钱也不少,何苦去做什么演员呢?”
金社长马上附和:“对啊,风里来雨里去泥里打滚,那么累,却赚不到几个钱,除了光鲜些,真没意思。小方,我就是咱们吉省电影协会的会长,长影厂遍地熟人,你信我,再考虑考虑。”
陈总编从另外一个角度,举例对比。
“章子仪算火吧?她今年拍的那个李桉的武侠片,片酬才十几万,嘿,在天上吊来吊去的,多辛苦!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实力,随便写一篇杂文,投到哪里都能拿到千字千元的稿费,差距多大?”
“我知道,感谢大家的好意。”
方星河笑着示意领情。
其实他们的看法,还真就是如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