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起身道:「臣领命,臣赴任之后,定会与朔方协同,帮助突蕨可汗稳定局面。」
这两人的对话,就是说给阁罗凤听的。
里面有两层含义:一,你听话什麽都好说,不听话就干你,二,大唐朝廷是支持藩属国当下的政权的,也是在暗示阁罗凤,大唐认南诏是你们家的。
恩威并济,软硬兼施。
今天既然有一个外国人,那麽朝会上肯定不会讨论什么正经事,无外乎就是各部官员都在吹捧自己本部今年的政绩,赋税又创新高,藩镇武备持续得到补充增强,运河也通了,商贸发达,货物源源不绝之类的。
其实都是做戏给阁罗凤看的,显示大唐的繁荣昌盛。
李林甫在私下里,已经代表朝廷,跟阁罗凤经过长达二十天的谈判,共同商议出了一条贸易方案。
做为谈判代表之一的薛和露开口道:
「禀奏陛下,与南诏的贸易已经谈妥,第一步要做的,是修路,共两条道,
我大唐负责境内商道之新辟改造,南诏负责他们境内的路线贯通,为期一年便可初见成效,在这一年当中,边贸仍沿用旧道,南诏使者应诺,头年可出售铜矿二十五万斤。」
「太少了,」太府寺卿韩朝宗一脸不屑道:
「一斤铜铸钱不过一百四六,二十五万斤才多少?」
薛和露在底下早就算好了,回答道:
「是三万六千贯。」
这话一出,大部分的大臣,都露出了不屑一顾的表情,很明显有点看不上南诏的这点供应量。
三万贯,还不够一个衙门放高利贷呢。
阁罗凤见到众人此刻的表情,面上也是非常尴尬,他虽然不知道大唐到底有多大,但至少从南诏至长安,走了多少路,他是清楚的。
大唐绝对是地大物博丶物产富饶,不差他们这点东西。
「确实太少了,」李适之朝裴宽道:
「你跟他讲讲,我大唐一年的赋税是多少。」
刚才不是都说了嘛?还得再说一遍?
没错,让他加深印象嘛。
裴宽也很精明,故意与刚才汇报赋税时区别道:「去岁的赋税总额,钱丶
棉丶布丶粮丶盐丶铁丶茶丶器.......加起来,总计为三千三百八十万贯。」
你看,这就非常唬人了,实际上赋税当中收缴的钱,只有三百一十万贯,但裴宽呢,将其它所有项目都给你算在一起了,这就非常吓人了。
没有那麽多钱,但是呢,值那麽多钱。
阁罗凤顿时一脸憎逼,不对吧......刚才的翻译跟我说,不是三百多万吗,
怎麽又成了三千万了?我听错了?
没听错,他的翻译在他的耳边,详尽的解释了一遍:
「天朝赋税涵盖较广..:::.单以钱论是三百万,若以价论,是三千万。」
反正阁罗凤没怎麽听懂,只是知道三千万是真的,顿时膛目结舌,人家一年三千万,我一年能卖的铜矿,才三万?
零头的零头都没有啊。
严希庄就坐在阁罗凤一旁,见状小声道:
「提一提吧,这点确实太少了,都不值当我们去修路,右相跟你谈妥不算数,陛下点头才作数啊。」
阁罗凤抬头看向帝座,发现那位大唐天子确实有些意兴阑珊了,这可不行啊,咱们协议都谈好了,大唐这边的货物太诱人了,我是一定要买的,这桩买卖要是黄了,也太可惜了。
于是他点了点头,站出来朝李瑁行礼道:
「臣愿意尽力开采更多的铜石,卖给锦绣天朝,请上朝天子准许臣与下属商议一下。」
李瑁微笑点头:「可!」
阁罗凤赶忙在严希庄的陪同下出了大殿,与他的使团成员开始紧急商议。
事实上,第一年能提供二十五万斤铜,不算少了,大唐好多钱监都没这个产量呢,但是李瑁对南诏的政治策略,是掏空拖疲,自然是要狮子大开口的。
大概半个小时,阁罗凤回来了,先是去找李林甫等人商议,随后又给报上来一个数字,三十三万斤。
这个数字,已经远超南诏当下的实际年产量了。
李林甫也较为赞同,因为他知道,再多,南诏也拿不出来。
「那麽第二年呢?也是如此吗?」裴宽一脸不乐意道:
「要知道,我大唐开辟商道,也是要花钱的,一条商道,十年内不能回本,
那就没有开辟的必要,而此番我大唐与你们的贸易,几无利润可言,所图者,惟量也,没有量,怎麽做生意?」
阁罗凤赶忙道:「第二年一定可以更多,臣可以保证。」
确实如此,因为第一年,大唐会让他们大赚特赚,赚的高高兴兴,那麽他们必然会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产量自然也就起来了。
兵部尚书裴敦复看向李,揖手道:
「臣以为,还是不划算啊,我大唐并不缺这点铜,如此大费周章,恐最后无所收益,此乃劳师动众之举。」
他话说完,其他人也开始附和,认为这笔贸易李林甫谈了个狗屁,怎麽看都是大唐吃亏,咱们不能干。
无需提前预演,这帮人太知道怎麽唱双簧了。
李瑁一副被说动的模样,频频皱眉,还让裴宽上去,按照李林甫递交上来的那套方案,一笔一笔算帐给他看。
算到最后,果然是大唐亏本。
你肯定亏啊,本来就是冲着亏本去的,你要是赚钱了,南诏赚什麽?他赚不了,他还愿意跟你做生意吗?
「确实不妥,你们下去再议吧,」李瑁一脸责怪的朝李林甫道。
李林甫赶忙应声。
阁罗凤则是一脸尴尬的站在那里无所适从。
朝会结束,李林甫朝阁罗凤摆了摆手:
「走吧,随本相去中书省,再议一议,实在不成就此作罢。」
别啊......一开始是你们要跟我做生意,现在挑起我的欲望来了,你们又不做了?我可是大老远来的,来一趟可不容易。
「可议,可议,什麽都可以商量嘛,」阁罗凤赶忙跟上:
「肯定不能让大唐吃亏,我们这边可以让利。」
李林甫没有搭理他,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他前段时间,专门让李带着阁罗凤去他家转了一圈,还送给对方一个美使,单是那个美使,就是花两千贯买的。
阁罗凤在李林甫家里,也算是开了眼,涨了见识了,自然清楚自己能拿上谈判桌的筹码,确实太寒酸了。
但是没办法啊,我们南诏就那麽大点地方,自然比不过天国上朝。
反正阁罗凤是打定主意了,这次必须谈下这笔贸易。
大唐的货物,实在是太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