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简直是神算
没多久。
新型运输机轰然降落。
杨凡才走到舱门口,便看到跑道上站着一大群人。
这显然就是天府行省过来迎接的一帮官员。
老实说。
对于这样的场面,杨凡稍稍有点不适应。
以前他以幽灵先生、灵鸦先生的马甲出现,从来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地方官员想要求见一下都难上加难。
如今他以本尊活动,行程基本都有据可查,地方官员想要“堵”到他,完全没有难度。
至于这位席长官前来迎接的目的,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
天星农业接受了银团1500亿夏元的巨额注资后,已经是资产数千亿的世界农业巨头。
大夏就没有一个地方长官,不想要天星农业的投资。
只要杨凡点一下头,至少都是十亿级别的投资,甚至百亿也不是不可能。
这足以让一位行省最高长官亲自出马。
更遑论还有“当世神农”这个响当当的称号。
对新农业有一定认知的人,全都看得出来,这位杨董注定会在大夏的农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这样的人物,即便是行省长官,都不敢怠慢!
“杨董,欢迎光临天府行省!霜灾马上就要来了,现在有杨董坐镇,我感觉安心太多了。”
席瑞用双手紧紧握住了杨凡的右手,热情满满的说道。
杨凡微笑着说道:“为国效力,义不容辞!”
席瑞没有多废话:“杨董,你长途飞行辛苦了,我们已经安排好车辆,这就送你去下榻的酒店。”
异能研究院在各个行省都建立了分院,本来天府分院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接送车辆都准备好了。
可行省突然横插了一杆子,分院也没有办法。
可怜的分院负责人,直接被挤到了人群外围,连靠近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杨凡也没办法,只能客气的说了一句:“劳烦席长官了。”
席瑞呵呵一笑:“没关系。”
这位行省长官这才看向了常一明,笑道:“常所长,非常感谢你前来支援天府行省。”
虽然语气依旧很诚恳,可相比对待杨凡,热情明显稍逊了一点。
就在这时。
杨凡忽有所觉,仰头望向了夜空。
同一时间。
旁边一名负责安保的异能者,大声喊道:“大家小心,天空好像下冰雹了!”
下一秒。
一群安全人员抢了上来。
“嘭!嘭!”
伴着一连串声响。
一把把黑色大伞打开了,组成了一道防护网。
这可不是普通的伞。
它的伞骨是超高强度合金,伞面材料也掺杂着一级异材,近距离可以挡住小口径手枪子弹。
几秒后。
冰雹落了下来。
“啪!啪!”
一颗颗冰球从夜空坠下来,砸落到水泥地面发出密集的声响。
众人立即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附近地面全都掉满了冰块,唯独这一片区域没有。
就好像冰雹全都长了眼睛,恰好避开了人群一样。
席瑞看傻了:“这是怎么回事?”
没人回答。
倒是常所长转头朝着杨凡笑了一下,用口型说了一句“气运之子”。
杨凡无奈的摇了摇头。
此时他已经看了出来,这多半是先前见小丫的时候,小丫施展了新能力,给自己施加了类似“世界祝福”之类的BUFF。
看在其他人眼里,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气运之子吗?
只不过小丫头的忘性太大了,忘记告知这件事。
“好了!冰雹没了!”
异能者又喊了一声。
席瑞拽了一下杨凡的衣袖,神情有点紧张:“杨董,我们快点上车吧!”
万一让当代神农在本行省受伤了,这事传出去一定会让别的行省笑话,到时候他的脸往哪里搁?
很快。
一行人登上了电动大巴车。
席瑞就坐在杨凡旁边,开口感叹道:“又是降温又是冰雹,霜灾真是来势汹汹呐!”
杨凡微笑道:“霜灾对天府行省确实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只要天府行省应对得当,这就是写给全世界的标准答卷。”
席瑞念叨一句“标注答卷”,当即眼睛一亮:“有道理!”
作为地方大员,这一句话点醒了他,只要事情办好了,这不就是一份绝佳的政绩吗?
车队缓缓启动,由慢至快驶出了机场。
杨凡马上看到,机场外面有不少穿着马甲的人员,拿着强光手电正在检查着什么。
席瑞解释道:“整个天府行省紧急动员了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正在连夜排查安全隐患,确保霜灾降临时不会出现问题。”
杨凡又问道:“这些人将会工作到晚上几点?”
席瑞对答如流:“检查人员被分成两班,一班工作到凌晨两点,另一班从凌晨两点接班,一直到第二天八点。”
这位行省最高长官叹气道:“时间实在太紧了,工作量太大了,所以只能辛苦一下检查人员。”
杨凡瞄了一眼对方眼中的血丝,意识到这位行省最高长官恐怕今天一整天都没有消息,今晚大概率还要熬一个通宵。
他不自觉想起了分身在东丽国的所见所闻。
广仁市周边的几个城市,官方职员还是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依旧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松弛感,好像根本不担心霜灾扩散到本城。
就连青极宫也只是比平时忙碌了一些,晚上仅有少量职员值班,各个部门的主官则照常上下班。
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一种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在大夏人看来,这委实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而放眼全世界,也只有大夏可以随随便便就动员上百万人。
又聊了一会。
席瑞终于问出了预料中的一句话:“杨董,天星农业有意向在天府行省投资吗?”
这位长官还滔滔不绝的说道:“我们可以给予天星农业最优惠的待遇,从农场用地到税收再到政策扶持等等。
“本行省位于天府盆地,这是非常大的地理优势,这里的气温比周边行省普遍高了2到3度,可以节约一部分能源……”
席瑞一口气列举出了超过十条优势。
虽然听起来不少,但并没有非常独特的优势。
比如对方所说的气温。
目前最新型的室内农场保温性能极佳,2到3度的气温真心没有什么影响。
杨凡却含笑应了下来:“天星农业有意向在天府行省投资。”
席瑞顿时大喜过望。
百亿投资这么简单就拉过来了,他哪能不高兴?
杨凡的下一句话,让这位长官面色一变:“不过天星农业不打算在天府行省种植小麦树。”
席瑞的老脸有点绷不住了。
小麦树是目前全世界最出名的作物,二十八种口味震惊了全世界。
如果不种小麦树,这一笔投资就显得逊色了不少。
杨凡话锋一转:“我打算种植一种叫做‘冰菇’的真菌类作物。”
席瑞还没来得及说话,坐在后面一排的常所长,抢在前面问道:“杨院长,冰菇是什么?”
杨凡微笑道:“冰菇是我前几个月心血来潮培育出来的一种真菌。”
凌水灵有点惊奇的插了一句话:“当时你培育出来后,就将冰菇搁置了,我还以为冰菇没什么用呢!”
杨凡摇头道:“不是没用,只是不适合在临江城种植。”
席瑞忍不住问道:“杨董,冰菇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杨凡回答道:“冰菇非常适合生活在寒冷的环境,这里我所说的寒冷,不是气温低,而是蕴含极寒之气较高的地方。
“这一次天府行省爆发了霜灾,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里的极寒之气都会高于其它地区,这是培育冰菇最理想的环境。
“我做过实验,在极寒之气较高的地方,冰菇的产量可以增加50%甚至是更多。
“正是因为这个奇特的特性,所以我将这种真菌命名为冰菇。”
常所长追问道:“冰菇应该有特殊的特性吧?”
杨凡轻轻颔首:“冰菇拥有一种奇特的机制,菌丝内可以分泌一种温液,对抗环境中的极寒之气。
“这一热一寒彼此中和,达成了一种极为微妙的平衡,能够大大促进菌丝的生长。
“如果环境中没有极寒之气,菌丝内部的寒热将会失衡,导致菌丝的生长速度下降。”
常所长听得啧啧称奇:“居然还有这种机制。”
这位所长继续追问:“如果我猜得没错,冰菇的温液很有用吧?”
杨凡点头道:“冰菇含有温液,属于一种热性食物,多吃冰菇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气,使得身体更加健康。”
常所长听懂了:“这就是药食同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