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的反复无常,也让之前与檀锦程有过深淡的李书富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人的敏锐性,尉来在四月份一切看起来迷惑性的行为也就解释得通了。
“我们也打算学习你们,建立起两套机制来,以应对将来市场的变化。”
“这是好事啊,话说回来,到时候如果有需求的话,咱们两家可以合作应对一下,在国内我们是竞争者,但是在国际环境下我们完全是合作者啊,包括其他友商都是一样的啊。”
“没问题啊,你这个提议相当的好,要不要组织一下行业里有出海企业聊一聊,现在环境复杂,我们应该形成一些默契。”
“可以,你看看挑个时间,大家都有空的情况下,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吉利的电池是跟尉来合作的,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大多数的友商们不愿意,但是跟尉来系合作还是他们的首选,不跟锦新时代合作也会选择跟宁得时代合作。
在传统企业的思维里,相比起尉来,他们实际更害怕BYD。
不过这种变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四月中旬的沪市车展之后,菊花厂算是正式走上台面了,之前对于自己造车业务遮遮掩掩的菊花厂,连续跟多家国有企达成合作意向。
这里面抢了不少尉来的生意,像是东风,以前跟尉来合作挺多的,现在他们却跟菊花厂合作起来了,菊花厂第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放在东风的展台打造的。
目前跟菊花厂达成合作意向的汽车厂商有北汽,东风,小康汽车,东风汽车以及传出有合作意向的江淮还有金龙客车等等,这些企业无一不是有国有背景的。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非常的有意思。
原本跟北汽还有东风,江淮这些带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跟尉来的关系还不错,几方也一直在勾勾搭搭,炒作一些关于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
但是在去年菊花厂被制裁之后,这种炒作就换成了菊花厂,虽然跟这些国资背景的车企还保持着一定的合作,但至少在智能驾驶这一块的儿的合作,尉来大致上已经失去了。
哪怕是江淮,这家同属于皖省背景之下的公司,他们似乎更倾向于跟菊花合作。
“没办法,庐州现在满大街的尉来以及埃安汽车,江淮不乐意跟我们合作了也可以理解。”
对于这种变化,檀锦程实际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提菊花的科技实力以及其背景,单从威胁上来说,眼皮子底下的尉来显然要比目前没有一辆量产车的菊花要威胁得多。
在尉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没有全面成长起来之前,双方还可以凭借着各自的关系,在庐州以及皖省市场平分秋色,甚至于江淮因为它生产的是比埃安系列更便宜的车型还能占一点便宜。
但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市场化阶段,消费者可不会跟你讲什么人脉资源关系,跟尉来比起来,江淮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没有任何的优势。
国资背景的车企选择跟菊花厂合作为主,而新势力这方面,因为多家公司股东以及檀锦程互联网企业的背景,则有唯尉来马首是瞻的意思。
而传统自主品牌这方面,就显得要复杂多了。
吉利,BYD,奇瑞,长城,尉来再加上长期被忽视的长安,这六家企业有相互合作的基础,但无论是哪一家,也不管是怎么个合作方式,多多少少都有些防着其他厂商的意思。
各有各的优势,谁都不服谁,至于像是其他一些中下游的自主品牌,这些基本上已经没有上桌的机会了。
没看小康汽车基本已经倒向菊花了嘛,凭他们自己是很难支撑起接下来发展的,抱大腿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传统国资+菊花,新势力+尉来,各自为营的传统自主品牌,这三大势力构成了目前国内车企资本的主要阵营,而如大众,奔驰,宝马等等合资品牌同样也在这三大块儿挑选自己的合作伙伴。
属于尉来最大的合资品牌合作伙伴已经成了宝马,早期的三菱汽车如今是越来越不行了,小日子在引进车型方面抠抠搜搜的作风,在随着环境的变化之下,已经慢慢的失去了他们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了。
从前消费者没得选,现在不一样了。
“抢占国资背景的车企,目前看来我是没有菊花的优势,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
至少到目前为止,上汽还是跟尉来合作的,从地平线的融资开始,上汽就选择跟尉来紧密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倒向菊花的迹象,这一点檀锦程还是比较欣慰的。
实际上这些老牌车企跟菊花合作,除了背后的因素之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菊花厂目前热度太高了,蹭热度的事儿,哪怕是传统车企都十分乐意。
目前的市场环境就是,一旦跟菊花厂传出合作关系,就能够吸引来巨大的流量以及叫好声,哪怕檀锦程的名气足够大,但是跟这种流量也是没法比的。
檀锦程的流量是一直以来慢慢累积起来的,大家已经习惯了他的神奇表现,但菊花厂这种短期爆发式的流量,是基于一种情绪式的爆发,谁都比不了。
“稳住跟新势力的合作吧,国资背景的话我们就不去抢了。”
份额被抢了不少,檀锦程也有些无奈,不过这是市场环境带来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哪怕是没有菊花厂,也会有其他的厂商介入。
尤其是智能驾驶这一块儿,这玩意儿对于有着互联网背景的大企业来说,实在是太好介入了。
论宣传科技,这可是互联网企业以及手机企业的强项,什么玩意儿到了他们嘴里都是一顿狂吹,消费者怎么能不迷糊。
国产汽车产业的三大阵营,合资品牌的观望,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大玩家,那就是特斯拉。
檀锦程一直在关注着特斯拉沪市超级工厂的工程进度,基建狂魔真不是白叫的,通过航拍视频可以看出,到四月底,特斯拉工厂的主层顶结构已经基本完成了。
东侧墙体也已经全部完工,西侧墙体接近于完工,南北端的两个较高建筑虽然还有一些建设工作要做,但主体结构基本已经完成。
这意味着工厂的整体框架已经接近尾声,距离开始试产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根据特斯拉对外的宣传计划,沪市超级工厂将于九月份开始试产。
这也意味着沪市工厂今年量产的计划可以达成,而近期也传出国产化的毛豆3即将开启预订,具体的时间不得而知,但是檀锦程对于国产毛豆3的定价倒是非常期待。
ET5的出现,21.98万元的国内版本最低起售价格,以及在欧洲市场上的表现,给特斯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今年前四个月,特斯拉的股价已经跌了超过28%了。
双边贸易的摩擦有影响,但是在沪市超级工厂年内可以量产的大利好背景下,股价表现得如此不堪,欧洲市场份额的变化也是华尔街对于特斯拉的担忧之一。
用华尔街机构的研报来说,这种双边摩擦,一定程度上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一种保护。
贸易摩擦的背景之下,尉来那位年轻的老板不愿意来北美投资建厂,也不愿意以进口的方式让旗下的优质产品进入到北美市场,这对于特斯拉来说有了一个缓和的契机。
截止到目前为止,北美市场依旧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场,而北美本土几乎没有能跟特斯拉形成竞争的新能源车企。
“霍,今天跌得不少啊,买了多少了?”
檀锦程咧着嘴笑道,虽然说有些不厚道,但是老头儿又抽风的行为,倒是给他的收购计划带来了一定的便捷,英柯医疗今天几乎跌停。
“市场的成交量有限,我们主要还是走大宗交易为主。”
“行,慢慢买吧,不着急。”
英柯医疗的总股本是1.96亿股,如果在不计算增发的情况下,檀锦程要拿到超过30%的股份,需要购买差不多6000万股的样子。
按照当前的股价,这6000万股的价格差不多在10亿元左右,打折的情况下。
五月份的第一周交易,A股市场英柯医疗整体下跌7.25%,收报17.58元,市值34.45亿元,相较于四月份的高点,市值蒸发了15.8%。
而这一家不起眼的公司,在这一个星期的大宗交易市场却是连续出现大笔交易,五个交易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共计成交了200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2%。
卖出的席位各有不同,但买入的席位无一不是已经更名为中泰证券的北仓恒山路营业部。
就等着周末出公告了!
“卧槽,这好像巨量引擎的专属席位,檀老板又出手了?”
2000万股,整体超过3.2亿元的成交金额,很难让人不联系到檀锦程的身上,已经很久没有在二级市场看到檀老板如此大的手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