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圣归来》放完,类似胡盼兰一行人的观众很多。
更有人开车带着家人,立刻去城里找影厅再看一遍。
山东。
李家村的村支书骑着摩托车火急火燎的冲进乡政府。
“他娘的,小窝村把放映员扣住了,俺们银幕都弄好了,只等片子,等了一天了!多少孩子等着呢,小窝要是不放,拖拉机准备好了!”
老李村支书也是拼了。
村里多少人看着他!
乡长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老李啊,别急,别急。”
老李说:“不是我急啊领导,要不是我劝,早打起来了。”
乡长立刻打电话:“妈的!我不管放映员是喝多了还是迷路了,狗日的你把拷贝给李家村!”
老李掏出自己的翻盖手机,不给小窝村那帮人搪塞的时间,吩咐道:“领导发话了,要是不给,就抢。”
小窝村。
村长无奈的摇头,把放映员放了。
好在第三场只剩下片尾曲了,能看完第三场,他也是尽力了。
老李刚走,乡二队和三队的支书找上了门,也是为拷贝吵的不可开交。
乡长又是好一番安抚,然后给镇上打电话,希望能多给拷贝。
BJ。
电话、报告雪片似的飞来。
诉求只有一个,多给点拷贝吧,要不然要百村大战了!
有关部门的领导都是震惊。
这波《大圣归来》的下乡活动,早就进行了筹划。
这些年,三通娱乐的电影下乡了很多次。
只是以往都是电影下映后,这一次是还在热映期间。
三通娱乐开放版权,镇上还好,有数字放映设备。
乡里村里都是老设备,只能用胶片放映。
三通娱乐提供了五千个胶片拷贝,都是彩色胶片,付出了好几千万的真金白银。
可放眼全国乡村,五千个拷贝如同石沉大海。
电影部门的老领导,只觉得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八十年代万人空巷的胶片洪流,似乎又重新出现。
天色渐渐暗去。
冬天的黑暗来的很早。
暮色四合。
湘西某乡镇的晒谷场上架起了三米高的白布银幕,老式胶片放映机咔嗒转动着,柴油发电机轰隆作响。
十里八乡的村民扛着条凳竹椅涌向这里。
摩托车的远光灯划破山间夜路,后座载着裹棉袄的孩童。
七旬老汉攥着孙子的手念叨:“八三年放《少林寺》,晒谷场挤塌半边墙,今晚这‘大圣’阵仗更了不得!”
温度很冷,但是人们热情很高。
前排趴满眼珠发亮的半大孩子,中年汉子们蹲在石碾上嘬着烟卷,大姑娘小媳妇挤在草垛边,连村口常年瘫着的王瘸子都让侄子背来了。
银幕忽地一亮。
片头金龙腾空炸开云海。
晒谷场上千号人齐刷刷“嚯”了一声。
凌晨到来。
华夏大地洋溢在过年喜悦之中。
北京时间2月17日凌晨,当地时间2月16日晚,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闭幕。
宁昊带着《无人区》剧组走红毯。
“别太紧张。”徐征提醒宁昊道,他也是电影主演,出席很合理。
这可是一场好戏。
宁昊感觉自己心脏快要跳出来了,有一种落荒而逃的冲动。
这事要是干了,还能全须全尾的出柏林吗?
感觉跟那个把大清的旗帜,插在德国议会大楼上也没区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