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晟一脸兴奋的跑出县衙,直接到土地庙要释放王小井的家人。
看守的衙差们也刚起没多久,一脸懵的跟在蔡晟身后打开栅栏,把王家五口人往土地庙外拉。
蔡晟亲自来放人,衙差没觉得有问题,但把人放了以后却隐隐觉得不太对,当即让人去通知吴师爷。
蔡晟却还在兴奋中,拽着王老丈的胳膊道:“走,我们一起去见王小井,你们得和他说,他不能再作乱。”
王老丈脸色发白,以为他们是被拿去威胁王小井,正想拒绝,就瞥见街角站着一人。
他定睛看去,因为眼睛老花,那人离得极远,他却看得很清楚,是潘筠。
潘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答应他,先离开,我在城外等着你们。”
王老丈顿时不挣扎了。
王家其他人也听到了潘筠的话,他们慌张的四处张望,发现只有他们能听到潘筠的话,其他衙差,包括县太爷都没反应。
王家人默默地答应蔡晟,然后跟着两个衙差往城门走去。
衙差们隐约觉得今天的县令有些怪,所以刻意压慢速度。
俩人还当着王家人的面凑在一起咬耳朵:“总觉得怪怪的,连手令也没有。”
“县令亲自来放人,当不用手令和公文吧?”
他们这几个都是新招的衙差,一上任就被丢到土地庙看管犯人,这两天才跟着轮班出去赈济灾民,衙门里的办事准则根本就没学。
但他们知道,有事不决找吴师爷。
念头才闪过,一双鞋子挡在他们身前,俩人抬头,便对上一身道袍,笑容满满的潘筠。
两个衙差立时扬起笑脸,热情且友好:“潘道长,您怎么也起这么早?”
潘筠笑道:“今日送来一批药材,我打算请几座道观寺庙的师傅们和我们三清山一起义诊,给来领赈济粮的乡亲们看一看身体。
大水过后易有疫,尤其乡亲们还饿了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更得小心。”
两个衙差星星眼看着潘筠:“潘道长,您真善良。”
“玉山县全靠您撑着了。”
潘筠微笑道:“你们也回去告诉一下家人,早早去县衙边排队,可以第一个看,还可以选我大师兄看。”
两个衙差心动不已,但看向王家五人,没动。
潘筠温和的道:“钦差要到了,朝廷要招安叛军,县太爷既然选择放人,可见他想在钦差到来前办定此事,他们就交给我吧,我把他们带出城去。”
两个衙差搭拉着脑袋,心中复杂不已,看着瘦成竹竿,凄惨不已的王家人,他们也说不出怨恨的话来,只能隔着潘筠和王老丈道:“请你们转告王小井,将来他和宋大林最好小心些,若再犯事犯到我们手上,我一定为我二叔报仇!”
另一个道:“我为我哥报仇!”
王老丈脸色发白,冲着两个衙差深深鞠了一躬,王家其他人也连忙躬身。
两个衙差侧过身去,脸色臭臭的,却没拦着潘筠把人带走。
他们只恨宋大林和王小井,不,他们甚至不那么恨他们。
彼此心里都明白,他们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而他们的叔叔和兄长是职责所在。
一个衙差咬牙切齿的道:“怪来怪去,还是县令最可恨!”
“明县令怎么就升官走了,他要是能一辈子当我们玉山县的县令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