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见个朋友。”
潘筠拉着妙和缓缓走近,俩人这才发现她们穿着道袍。
妙和道:“我们来找王小井。”
“你们是谁?”
妙和:“我们是三清山的道士,王小井知道,你就说我叫妙和,我小师叔要见他。”
俩人觉得妙和太不客气,但她们是三清山的道士。
他们也信三清山山神,手中的刀就往回收了一些,语气也好了点,但依旧拦着:“等着,我们已经有人去禀报了。”
潘筠:“再去一个岂不更快?”
“那不行,万一你们两个打我们一个怎么办?”
潘筠手一抬,一团火嘭的一声出现在掌心,吓得俩人后退两步。
火光中,潘筠冲俩人笑:“看,就算是你们两个人在这里也打不过我们,快去禀报吧。”
俩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收起刀转身就跑。
潘筠这才合掌,熄灭手中的火团。
深夜,大部份人都睡了,王小井匆匆跟着守路的跑来,一碰面,双方都忍不住一顿,默默地看着对方不说话。
王小井明明还是少年的年纪,却沧桑了许多,不仅脸上多了风霜,眼中满是悲伤,连身上独属于少年的意气也没了。
妙和本来还有些气,气小伙伴参与这种事连累了整村的人,但一照面,妙和心里的气就消了,只剩下心疼。
俩人默默地跟着王小井进村。
别看村里现在亮着灯,燃着火堆,其实醒着的没几个,大家都正窝在火堆边睡觉呢。
王小井带她们走到一个火堆边,转身去拿了一盆馒头,沉默的递给她们。
潘筠接过,馒头还是热的,松松软软,按下去一个窝窝,但又很快回弹,一看就很好吃。
潘筠掰开,随手递给妙和一半,问道:“抢的?”
王小井“嗯”了一声,“山上没吃的了,我们得活着。”
潘筠道:“我分赈济粮时看到过你们山上的人。”
王小井沉默了一下后抬头道:“我也下山看过你们,小师叔,谢谢你。”
“因为汾水村?”潘筠道:“你爷爷奶奶和父母妹妹都还在牢里呢。”
王小井垂下眼眸道:“会有办法救他们出来的。”
潘筠就扭头去看围着火堆睡觉的叛军们,他们大多比王小井大,看上去有三十岁上下,却也有不少和王小井一样身量单薄,却满脸风霜的……青年。
王小井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道:“他们和我一般大。”
潘筠就指着那群看上去有三四十岁的人问:“他们呢,多大?”
“二十岁上下吧。”
潘筠:“看上去一点也不像。”
“在矿里度日如年,我才进去半年不到,却好像过了一辈子那么长,”王小井语气平淡,却又蕴含着化不去的悲伤:“想想小时候日子过得真快乐,那不过是去年的事,却像是很遥远时候的事了。”
潘筠:“听上去你成熟了不少,那你这个副将军在这里有多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