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我,张前进,能吃嗟来之食?
这边杨福生听到两人的对话。
迟疑了片刻,才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苏同志,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引进你们的蓝水鸡啊!”
“那个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提!”
想了想又觉得他们好像还跟前进农场不一样,他们不像人家有资源,也不像人家有底气可以随便提,甚至估计别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们农场有什么呢。
所以又补充道。
“苏同志,我们洱源农场肯定是不如前进农场他们资源丰富。”
“而且我们那边能拿的出手的好像只有乳扇了。”
“苏同志,乳扇你知道吗?”
苏文宸听得确实有点疑惑。
“乳扇?”
“是食物吗?还是扇子?”
说实话他还真没有听说过,不过这时候交通没有那么便利,大部分东西都是自产自销,跨省流通更是需要省级调拨批文。
所以各地特产其实流通都很少。
不过这时张前进听到这话却直接说道。
“老弟不是扇子,就是跟奶酪类似的乳制品。”
“在我们那就有出售的,我爱人以前给我家闺女买过,三毛钱一片,价格是真不便宜!”
“不过吃起还不错,有点像奶糖,不过奶味要浓郁很多,还带点焦甜和一丝烟熏味道。”
“由于奶味充足,还是很受小孩子欢迎的!”
听到张前进说完,杨福生立刻频频点头。
“苏同志,跟前进同志说的差不多,这东西制作就是把鲜奶用铁锅和松木,再加上慢火熬煮出来的。”
苏文宸听到这里也知道大概是什么东西了。
不过这种价格比较贵的奶制品,他觉得目前也就只有这种大城市人群才有可能消费的起。
所以他对于这种东西倒是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对于他们的鲜奶来源很感兴趣。
“杨同志,这么说你们那边主要是养殖奶牛?”
“你们那边的牛每年产奶怎么样?”
说实话对于养牛的话,在苏文宸后续的规划上并不是特别着急,不过要是遇到了负责这方面的人,双方聊一聊苏文宸还是很愿意的。
而见苏文宸这么问,杨福生显然也知道苏文宸感兴趣的点了。
不过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
“苏同志,我们那边确实主要饲养产鲜奶的本地邓川牛。”
“就目前我们农场的牛,每年的泌乳期基本上只有二百七十多天,一整年的产奶量算下来差不多四千斤左右吧!”
“只不过苏同志如果你想要引进恐怕要失望了。”
“这两年好几个地方从我们那边引进了我们的邓川牛,但是效果都不好。”
“可能是因为海拔的原因,我们那边两千多米的海拔,一旦离开我们本地之后,牛的发病率和产奶量都会相应下滑。”
“这次我们过来开会,也是局里跟我们那边邓川牛的改良尝试。”
“看看能不能培育出适合平原地带的邓川牛。”
听到杨福生的话之后,张前进也劝说道。
“阿宸兄弟,你们农场要建养牛场吗?”
“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下我们沪市那边的奶牛,我们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荷斯坦牛跟咱们本地牛杂交出来的黑白花牛。”
“这也是咱们国家的主要奶牛品种,目前一头牛的年产奶量能达到六千斤,目前我们沪市的百分之七十的鲜奶供应都是这种奶牛。”
“剩下的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生产队养殖的水牛,黄牛之类的,这种不是奶牛品种,每年产奶量都不高。”
“所以如果你们场也要建奶牛场,那么直接引进这种黑白花牛最好。”
“我们的牛场那边就有现品种,产奶量肯定比他们邓川牛高。”
这边苏文宸还在沉思,杨福生听到张前进的话,却忍不住说道。
“前进同志,我们的邓川牛虽然年产量只有四千斤,但是我们产的鲜奶乳脂率是最高的,乳脂率能达到百分之六以上呢!”
“其他的只有的牛生产的牛奶,乳脂率基本只有百分之三或者百分之四,就算国外大部分也就只有百分之五以上。”
“所以你们那种杂交的黑白花牛在这上面距离我们这边肯定差远了。”
显然在看到苏文宸对他们的牛感兴趣,杨福生自然不想张前进把机会抢走。
毕竟他们那边除了乳制品,也就只有牛比较拿得出手了。
不然别的东西,人家蓝水农场也看不上啊。
虽然他很感谢张前进,给他引荐苏文宸,但是为了自己农场的利益,该竞争那肯定还是要竞争的。
张前进听到这话,直接翻了个白眼。
“你们光乳脂率高有什么用?要我说产量高才是硬道理,再说你们那边的牛到了平原地带也不适应啊!”
“不然为啥一直在高原上下不来。”
杨福生听到这话,顿时反驳道。
“当然有用了,乳脂含量高,代表营养多,不然为啥人家国际上都是乳脂高的牛奶价格贵。”
“至于在高原上下不来,部里现在不就是在解决这个事情吗?”
“而且我相信等下来之后,说不定产量不光不会减少,说不定还能提高呢!”
对于杨福生来说。
他们农场的奶牛是他们的骄傲,因为他们每年能用各种乳制品,去沪市京市这种大城市交换到需要各种工业品,所以听到张前进这话,他心里自然是很不舒服。
不过他也清楚,张前进说的也没错,就牛的年均产奶量来说,他们确实不行,作为以养殖奶牛为主的农场领导,世界上主流奶牛年产量他自然是了解。
也清楚国际上产量最高的奶牛荷斯坦牛,人家每头牛的年产量都已经达到一万两千斤了,是他们三倍有余了。
不过在国内的话,引进来的由于是适应环境,产奶量减半了,所以倒也没比他们强多少。
他觉得他们还是有点优势的。
而苏文宸这边听着两人刚才的谈话,却陷入思索之中。
杨福生他们农场的邓川牛,在苏文宸看来无疑是一种优质本土奶牛。
其高乳脂率就算在国际奶牛品种当中,也都是顶尖的水平。
估计这也是部委这边一直想要让这种邓川牛,从高海拔的地方上下来的原因,不然以对方一个县级国营农场的领导来说,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
当然他觉得应该是没有成功的,因为后来苏文宸见到的主流奶牛还是黑白花牛。
所以他现在,对于这种乳脂率高的邓川牛,兴趣更是大了不少。
因为目前来说,他们国家主要人口还是集中在平原地带。
而牛奶这种东西,又是保质期极短的东西。
所以如果一直在高海拔地方养牛,那么在这个年代除非是制成乳制品,不然大部分地方是得不到牛奶供应的。
而乳制品加工不说这时候加工流失的营养,光是额外增加人力物力,大部分地方也都覆盖不起。
所以最现实的还是在城市周边兴建奶牛场,然后直接就近给附近地区供应鲜奶。
但是张前进的话说的也有道理,在目前来说数量的优先级肯定是高于质量的。
因为目前牛奶供应,大部分只有京沪周围跟各大省城周边才有供应,甚至就算这些城市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供应的。
主要还是供应婴幼儿,和医院这类特殊群体为主。
苏文宸觉得,如果要加入奶牛养殖,乳脂率和产量,必须要两手抓,这么来看邓川牛无疑是非常好的一种本土牛种。
而且奶也是他当时想办法解决的最后一块拼图。
只要解决这一项,那么这个时代,基础的肉蛋奶就齐全了,再加上大型化肥生产线也已经提前引进了。
伴随着粮食产量的提升。
后续七零八零九零的孩子,获得肉蛋奶供应肯定是会大量增加的。
别的不说,手握着三样基础民生,以后在农业系统自己怕不是也能混成个大佬了。
这么看,苏文宸觉得这时候碰见这位杨福生同志,还真是一件及时雨。
毕竟牛的培育周期可要比猪还要长,肯定要提前筹备,不过后续他主要还要开发黄泛区那边的土地。
所以精力又不能百分百投入。
片刻,苏文宸眼珠转了转,才看到杨福生和张前进两人还在争辩。
打断道。
“行了啊,你们两个别争这个了。”
“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要争个输赢啊!”
“来,一人一个鸡腿,都消停一下。”
说着把自己茶缸里老师傅给他留的两个鸡腿,分别给两人的饭盒里一边夹了一个。
杨福生这边,赶紧阻拦道。
“不行,不行,苏同志,这怎么能行呢!”
“这是食堂师傅,给你留的补身体的,怎么能给我们呢!”
苏文宸笑着摇了摇头。
“我这么年轻还补什么身体,再说我还有这么一大缸的鸡汤呢!”
杨福生还是拒绝道。
“那也不合适啊!”
而张前进看着两人的推辞,心里顿时狐疑起来了。
他跟苏文宸可是真打了不少交道了。
所以张前进清楚的很,从一开始他跟苏文宸认识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说直接占到过便宜。
就算是当时以为自己是占到便宜了。
等从后面来看,那也是对方占得便宜更多。
就跟当时白猪那件事一样。
当时他想着白白赚苏文宸一个人情,后来就发现人情确实是赚了,但是人家赚的更多。
从早上会议开场就让对方,单独上去发言他就知道。
估计要不了几年,对方就会进入部委,到时候他见面,怕是就得直接恭敬的喊畜牧局的苏局长,或者是办公厅苏主任了。
所以在看到苏文宸居然跟这个杨福生这么客气,他立刻就狐疑起来了,因为他觉得显然这是又打上别的注意了。
他觉得大概率是看上人家牛了。不过他也有点不服气,因为他们农场的黑白花牛可是他亲自挑选的目前产奶最多的牛种引进的。
还是跟目前国际上产量最高的荷斯坦牛杂交的品种,也是目前产奶最高的品种,凭啥看不上他们的牛种而看上产量不如他们的邓川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