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带上宝玉等子孙,自然是以今日贾家举业盛事,以作榜样,激励子孙,至于是否有用,那就是两说了……
……
跟在贾政身后的宝玉,经过这些时间休养,额角的伤势好了大半,留下一道血痂。
虽系了条较宽的额带,但还无法全部遮掩住,看着形容有些古怪。
这段时间,王夫人因心疼儿子受伤,滋补汤水之物,日日丰盛,宝玉的脸庞更圆润生光,愈发犹如中秋之月。
自从贾政告知他,一早要去西府等候贾琮开榜喜讯,宝玉的身心便处于被镇压状态。
虽表面不敢有半句违逆,心中如哭天抢地,上天既将自己托生于世,为何用这等禄蠹污秽之事,日日折磨蹂躏自己,何其不公……
一旁的贾环却比宝玉轻松,因为他只是庶子,贾政对他的期望,天然没有对嫡子宝玉那麽高。
再加贾环天资远不如宝玉,贾政自己是过来人,知道贾环再如何苦读,成就也非常有限,所以也就更可有可无。
因此,贾环对过来观摩贾琮的荣耀,心中毫无压力,完全抱着看热闹稀罕的心情。
他不时会去看宝玉额头的伤疤,还有宝玉臭臭的表情,心中便觉得爽快,嘴角常露出幸灾乐祸的坏笑。
……
一旁的王夫人忍不住有些抱怨:「琮哥儿读书厉害,自然是件好事,不过我听说本次会试上榜,足有三百多人呢。
琮哥儿即便中一个进士,也算寻常之事,又不是第一名状元,老爷这般慎重起来,可不要酿坏了晚辈,让他不知了南北。
再说宝玉身子都还没好利索,多些休息才好,让环儿和兰儿过来就好,何必还要拉着宝玉一起。」
贾政听了脸色微沉,说道:「你说的倒是轻巧,你可知道这三百上榜之人,可是来自大周万里疆域,那是举国之内的科举英才。
此次神京之地,有十人上榜,便算皇都之地文华荟萃了,我是读过书的,自然知道会试艰难,非比寻常。
琮哥儿需多出色的天资才赋,加上经年累月的苦读,方有今日之成就,你不懂就不要妄言。
你也不想想宝玉做了什麽事,他这点伤算轻了,我就是要他来看看,琮哥儿的文华盛事,让他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
省得他不知醒悟,还是这麽一直整日胡混……」
王夫人被贾政一顿抢白,哑口无言,要论讲大道理,十个王夫人都不是贾政对手,只好满怀郁闷的闭嘴。
……
贾政一路进了内院,见内院丫鬟婆子正在四处清扫,张灯结彩,显得异常忙碌。
路上正遇到林之孝家的,说得了平儿和五儿姑娘的吩咐,今日三爷会试开榜,府里内外需要多些喜庆之气。
贾政听了自己觉得大有道理,贾家这等喜事,自然要以示庆祝,不好太过马虎低调。
王夫人心中气愤,只觉如今荣国府愈发没了规矩,人人眼窝子都这麽浅,一点小事就这等轻浮张扬,不成体统。
宝玉听了林之孝家的话,正要心里抨击这些仕途阿谀之事,突然听到平儿和五儿等字眼,眼睛一亮,顿时找到今日过府的乐趣。
只是一路之上,一张圆脸到处巡视,却都没见到平儿和五儿的身影。
他路过荣禧堂之时,却看到小红正指派丫鬟打扫荣禧堂内外,还亲自爬上梯子,去挂门檐上的红绸。
宝玉见小红身姿苗条,容颜俏丽,脸上还带着难掩的喜气,想来她必定因贾琮中劳什子进士,心里觉得得美。
宝玉想到那日在荣禧堂,小红教导自己仕途经济道理,顿时觉得有些反胃,跟着贾政快步路过荣禧堂,颇有些退避三舍的模样。
等到一行人进了荣庆堂,见到王熙凤已陪着贾母说话。
王夫人见王熙凤居然也一身新衣,里外都是容光焕发,话语神情都透着喜气,心中又是一阵膈应。
大房马上要出一个进士,自己这侄女儿的靠山愈发扎实,心里那里会不得意的。
贾政问道:「东府那边有让人去问过吗,琮哥儿是否出门了,要多派小厮跟着出门,里外有个照应,得了喜讯也好些回报。」
王熙凤笑道:「二老爷尽管放心,五儿和平儿一早过去操持,方才派人传话,说三弟已经出门,管家都安排了人手和车马。」
……
神京礼部,南院东墙。
贾琮赶到礼部衙门,见到南院东墙前,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挥袖成风,景象蔚为壮观,
因南院这一溜朝东长墙,前面就是块宽平整齐的空地,可以容纳上千人。
平常礼部接待番邦使节,举行礼教大典,相关仪仗礼仪常在这里举行。
因这里地方宽敞,墙高平整,所以一向作为会试张榜之地。
今科会试举子有三千馀数,但按照贾琮估计,此时聚集的人数可能不止三千之数。
人群之中能见到老弱妇孺,想来不少举子还带了亲友来观榜。
如此巨量人数聚集,不管今时古代,都是隐含风险之事,一旦发生推搡踩踏,后果不堪设想。
南院东墙前,祈年府和镇安府调配上百名衙役,如临大敌,手持水火哨棍,拉起绳索木栅,维持现场秩序。
今日一早,一营骁骑营精锐被调配驻守,将礼部官衙围得水泄不通,毕竟有数千人聚会,一旦出现骚乱,后果难言预料。
昨日贾琮倒是和蔡孝宇丶刘霄平相约一同看榜,只是到了地方,到处人头攒动,根本找不到两人身影。
贾琮下了马车,身后跟着两个小厮,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尝试着往前走了几步。
确定无法挤到东墙之下,便明智的放弃希望,又重新退到马车旁边。
他对此次会试应考感觉颇佳,迎春说的那些话,也的确都在道理之中,所以他对自己是否上榜,倒不会妄自菲薄。
心中既然笃定,倒也不至于着急上火,一定要满头大汗挤到东墙下。
……
此时,礼部南院的登科鼓,轰隆隆敲响!
鼓声如平湖突起涟漪,飞快扩散,震撼每位看榜举子的心神,一种无言压抑和凝重,在密集人群中油然而生。
贾琮即便站在人群外围,依然能感觉压抑到窒息的氛围。
登科鼓接连敲过三通,现场气氛愈发凝重,原先密集人群的喧哗吵闹,一下子似乎都消失。
此时,四名礼部官员,六七个衙差,在一队禁军精卒的护卫下,出南院大门,走到南院东墙之下。
其中两个衙差分别架起梯子,在墙面细心涂刷米糊,四名礼部官员拆开皇榜蜡封,取出三份形制相同的榜书。
因此次会试上榜举子有三百之数,分别按照名次高低,分成三张榜书,由低至高进行张贴。
那明黄榜一出现,方才一片沉静的看榜人群,立即扬起一阵喧哗,人潮如汹涌的波涛,不可抑制的往前涌动。
上百府衙衙役,面对汹涌人潮,不少人脸色有些苍白,他们挥舞水火棍,声嘶力竭喝止劝阻,死死拦截住前涌的人流。
驻守礼部衙门的骁骑营精锐,被临时抽调百人,加入维持秩序的行列,渐渐控制住局势。
……
此时,嘉昭十五年会试尾榜,被两位礼部衙差张贴在南院东墙下。
榜书上的明黄底色,工整密集的黑色字体,似乎能在瞬间夺取所有考生的神魂。
这些进入春闱会试的举子,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他们多年苦读,历经府试丶院试丶乡试等多道科举选拔,才能获得春闱遴选的荣耀。
总角蒙学,少年苦读,白发不弃,经年之功,只在今朝!
那个没有雄心壮志,那个不期望青云之途,即便生死以之,也在所不惜!
无数双眼睛汇聚到第一张榜书,一边搜寻自己的名字,一边祈求满天神佛,庇佑自己榜上有名。
人群中开始传出欣喜若狂的声音,搅乱了无数人的心绪。
有人痛哭流涕,声嘶力竭:「我中了,我中了!」
有人意气风发,如释重负,高喊:「会试登科,祖先保佑!」
也有人只是放声狂笑,再无一言,形如癫狂……
但榜单上只有百人之名,只是三千馀考生中少数幸运儿,大部分人毫无意外陷入失望的深渊,巨大的自我怀疑……
紧接着第二张次榜贴出,人群之中重新掀起汹涌的波澜。
时常有人发出欣喜若狂的欢呼,总会被周围人报以极度羡慕的注视,以及个人心中越发浓重的失望。
甚至有极少数举子,承受不了两张榜单的失落,在绝望的压抑中昏厥过去,引起身边众人骚乱,被赶来的衙役手忙脚乱抬出人群。
此时,贾琮站在人群外围,实在看不清榜文上字迹,心中也不由自主有些焦急。
突然人群之中,有人狂笑,声音扭曲刺耳,显得有些滑稽:「果然有人考得更差更烂,我也上榜了,哈哈!」
这声音如此异样,让人想不注意都有些困难……
贾琮一听到这声音,便忍不住笑出声,他不用看都知道是谁。
他跳上车辕眺望,果然看到蔡孝宇在人群中上蹿下跳,口中的古怪言辞,让周围既羡慕,又实在有些嫌弃。
站在蔡孝宇旁边的刘霄平,有些难为情的捂着脸,下意识的退开同窗几步,似乎有些不堪羞耻,生怕被人记住样子。
贾琮心中忍笑不止,上榜上成蔡孝宇这等情形,也算少见的奇葩,以后必定作为嘲笑他终生的话柄。
只是,会试登榜的荣耀,让蔡孝有些忘乎所以,依旧沉浸狂喜之中。
口中还在意气风发的感叹:「玉章当真妙人,只要有人更差更烂,就有上榜希望,至理名言也……」
周围那些至今未登榜的举子,已有人目露凶光,气愤问道:「玉章为何人,真狂徒也!」
贾琮虽在人群之外,却远远听得蔡孝宇的蠢话,忍不住一下黑了脸……(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