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 第332章 惊艳的表演(求月票)

第332章 惊艳的表演(求月票)

《hello!树先生》的宣传海报非常简单,就是大面积的红色背景,然后一颗孤零零的枯树,占据了所有的视野。

而文案除了“MR·TREE”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这种宣传方式可能会让人提不起兴趣,但确实逼格拉满,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让人忽略了韩杰这个导演毫不知名,而戚昊这个演员在国际影坛其实也没有文艺片方面的影响力。

被安排在《hello!树先生》之前的是索菲亚·科波拉的《在某处》。

这位科波拉的小公主选了个黄金档期,等到她的电影活动结束,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

这个时间点其实并不好。

红毯周围都没多少路人还在凑热闹了。

电影节有专门的首映放映厅,外边铺了红毯。

没有了自然光的补充,光线开始变得昏暗而又刺眼。

很多观众饥肠辘辘的去吃饭,开始灯红酒绿的夜生活。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

那就是有些看了《在某处》的观众,看到又一场电影即将首映,他们如果不太饿,又没有其他什么事情要做,就会留下来继续看电影。

尤其是媒体。

科波拉家族拍出来的电影,绝对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些人哪怕只留下来一半,也比其他电影首映的阵容强盛。

戚昊这两天各种交际,认识了不少国际电影人,所以红毯上不仅不显得冷清,反而热闹非凡。

而且华人比较团结,在威尼斯的华人都会捧场华人的电影。

甚至就连对安风很不爽的李雪雪都来了。

戚昊和安风是从《在某处》的观影厅里走出来,然后又踏上红毯的。

《hello!树先生》的导演是韩杰,他默默地承担了很多工作,所以戚昊才能悠哉悠哉的去跑别人家放映厅看电影。

《在某处》属于内定的金狮奖。

至少戚昊知道这一结果,所以看电影的时候就难免以金狮奖的标准去看电影。

在戚昊看来, 《在某处》虽然不差,但赢得金狮有些勉强。

这部电影有索菲娅·科波拉成名作《迷失东京》的影子————《迷失东京》戚昊也看过,必须要承认这位科波拉家小公主确实有水平。

然而,这部《在某处》顶多称得上一句“还算不错”,但绝对称不上杰作,是一部比《迷失东京》要差很多的电影。

可能对于还没进入中年的科波拉而言,处理家庭、人生、过往这种宏大命题还太艰难,又或者那一部《迷失东京》用掉了她太多的才气。

总之,在这部《在某处》中,科波拉的镜头语言琐碎而又无序、人物形象太过于平面,而且影片和剧本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情感。

如果说《迷失东京》是一部“形散而神不散”的影片,那么《在某处》则真的是一部“神形兼散”的影片。

金狮奖?

昆汀你大概率没有办法牛逼了,你会成为二逼。

戚昊决定回头就教一下昆汀,让他知道二逼这个为他量身打造的新词。

而对于《hello!树先生》的质量,戚昊却非常有信心。

这是一部神片。

放给普通观众看,可能会有很多人抱怨看不懂。

觉得导演各种故弄玄虚,演员疯癫无序。

然而,威尼斯的这些观众,哪怕是普通观众,也是被艺术品熏陶了无数遍的老饕。

他们不怕你电影拍的让人看不懂。

反而会鄙视你的电影实在没有深度,让他们没办法过瘾。

而那些电影人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在文艺片的领域圈地自嗨,就算是空洞无一物的小儿涂红之作,也能给解读出堪比梵高的意境出来。

《hello! 树先生》很耐人解读。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勾勒出一个小人物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挣扎的悲惨人生,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

它不是专门说华夏的,甚至不是说任何一个国家。

它说的是整体人类社会。

可以说,电影里树先生的内心是一块未曾撒播种子的荒地,孤独在这片土地上肆意生长。

在这片孤独的荒地上,有你我他每个人的身影。

还有媒体。

他们很乐意看到一部来自华夏不知名导演的作品,拥有比《在某处》更出色的表现。

科波拉确实牛逼,但是也正因为牛逼,把她打败才更有噱头。

科波拉家的面子,谁特么的在乎啊。

真正的文艺工作者,就应该敢于直面权威,挑战权威,羞辱权威……

大家还注意到了演员。

安风就不说了,戚昊和谭淖的表演堪称完美。

尤其是戚昊这个大家在电影节期间见过的华夏帅气明星,他抛弃自己的本我,实现了一种沉浸式的穿越。

毫无违和感。

从他的表演,能够看到这个角色深层次的内心世界。

后来,有影评人在写观影评价的时候,拿华人影星张蔓郁和戚昊做对比。

张蔓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表演就是生活,就是生命本身,我扮演的每个角色,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希望观众们看到的不仅仅我们的外表,更是我们的精神和灵魂。”

推荐阅读: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诸神愚戏 我以力服仙 青仙问道 序列:吃神者 巫风 大清要完 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红楼之扶摇河山 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