炤璃见白龙说上一句话后又不作声了,还有些不高兴。
“嘿,小闷呆瓜!”
不过女孩是闲不住的,也是藏不住气的,见白龙不出声,又跑到他身边摸摸他的脑袋。
白龙慌乱躲开,炤璃又赶紧追上去。
程心瞻看着这一幕,脸上浮现出笑意,这狗儿未化形之前,还总是把猫儿叼在嘴里玩闹,怎么一化形就知道避嫌了?
师妹也是的,化形之后,潭底龙宫等闲也不让自己进了,却是忘了还是自己邀她搬来的。
此次外出,师妹自然也想跟着,只不过师尊归山了,见师妹修行进展那般缓慢,哪里肯放,说是要亲自教导。
三人沿着大渡河,来到白龙旗山的北麓。
白龙旗山的规矩,要想在白龙旗山安身立命,得通过山上人立下的考验,要是不守规矩,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这上山考验又分作武考和文考。
武考从南麓上山,考验也很简单,一路打上去就是,靠真本事说话,任你来者是三境还是四境,白龙旗山上都不缺迎客的对手。有时候要是“运气好”,还能碰上在此休憩访友的峨眉剑仙呢。
文考从北麓上山,这里面的门道就要多上许多,炼丹、炼宝、画符、破阵、弈棋等等,山中擅文者比擅武者更多,无论你身怀何等技艺,也有懂行之人与你切磋。
既然是要做个隐士,那自然是要来一场文考。
大山北麓开凿有石阶山道,山道起始处放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大字,
「清凉胜境」。
程心瞻瞧着题字点了点头,此字铁画银钩,不知多少年了,尚有剑意留存。而且此时正是盛夏天,梨雪山的青梨已经甘甜无比,而这里山风拂面,却是凉意袭人,所谓「清凉胜境」一点不假。
程心瞻迈步登阶,两个童儿紧紧跟上。
这石阶也有门道,依山而凿,同时也借了山势,都说这白龙旗山里卧虎藏龙,现在看来所言非虚。
当时参与开凿山道的人里定然有阵道大师和幻术大师,在这山道上每走一步,便感觉身前的大山就长高了一分,就感觉这大山往自身上倾倒一分。
越往上,这山便越高,倒的越快,登山者便越是胆颤心惊,仿佛要是再多走一步,便要葬身于山倾之下。
想必南麓也是这样。
想必古往今来有许多人,还未进行文考与武考,就举步不前,难倒在这两条登山石道上,随后便是知难而退了。
当然,或许后面还有难的,但是目前这一段阵势,对于程心瞻来讲真是似有若无,只见他云淡风轻上阶,仿佛闲庭信步。
即便是白龙、炤璃,亦能迈步跟上。
雪山六千仞,山道直入云霄,随着三人步步登阶,山道两边的草木也慢慢从黄荆、红棉以及白花刺,变成了青栎、松萝与成片的报春花。
当山道两边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五彩杜鹃时,两个童儿渐渐无力支撑了,若非各自手持的「天一生水」和「赤瘿」自行散发出水韵和火光抵挡着阵势,恐怕两人都走不到这里。
而且,在这一路上并非只有他们三个,他们还瞧见有好几拨人上山,但都还没见到杜鹃就已经回头下山了,还有几个逞强的,被山势所摄,险些跌落悬崖,程心瞻还好心伸手捞了一把。
“踩着我的脚印跟上。”
程心瞻说。
于是,从他说完话起,他每走一步,都会在石阶上留下一片青光。
程心瞻对两个童儿的表现还算满意,能到这个地方,即便是有法宝庇佑,在二境里也算根基厚实了。
妖类寿元久,倘若是山间野修,自然要争要抢,不过既然是跟在自己身边,那把根基打牢才是正事,师妹修行百年尚未入三境,亦是无妨。
白龙听闻后让炤璃先走,他来殿后,当白龙走过之后,便发现老爷留下的脚印立刻就自行消失。
而两个童儿走在程心瞻身后,竟再也感受不到大山倾轧的感觉,仿佛那与天齐高的山,都尽数被眼前那道身影拦下。
程心瞻踏着宙光禹步继续上山,渐渐的,连杜鹃也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盛放的雪莲。
“道友,有礼了。”
当程心瞻来到一处由玉栏围起来的亭台时,便听见了一道声音,他循声望去,亭台里有三个人看过来,仿佛是在特意等自己的。
他又抬头往山顶上看过去,这里离山巅已经很近了,罡风仿佛在耳边呼啸,冰雪白龙触手可及。再往下看,天河一般宽阔的大渡河此刻仅仅只是一条细线。
他带着童儿走向亭中,回了一礼,
“众位道友,有礼了。”
人群里有个老者,身穿一件石青色的鹤氅,看着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手里也拿着一把麈尾。
看着程心瞻的仪态与装束,老者眼中便是一亮,伸手指向石凳,道一声,
“道友请坐。”
“请坐。”
程心瞻应了一声,坐下来,两个童儿站到他身后。
那三人也随即落座。
“想必三位都是山中羽客了?”
程心瞻看向众人问道。
那三人面带笑意,纷纷点头。
“叨扰了,久闻白龙雪山乃是世间少有的清凉胜境,贫道又是一介痴山醉水之人,所以欲携二童子入住宝山,还望诸位道友行个方便。”
程心瞻温声说,紧跟着又补了一句,
“贫道知晓规矩,关于文考,还请诸位出题。”
闻言,那位鹤氅老者哈哈大笑,说道,
“好一个痴山醉水!”
老者把袖子在石桌上一抚,桌上便出现了热气腾腾的茶水,他将其分与众人,随后说道,
“道友携童,一路观山而上,悠哉游哉,我等都看在眼里,实不相瞒,近半个甲子内,贫道还未见过像道友上山这般轻松惬意的。
“道友是爱山之人,一身清明之气,见之仿佛春风拂面,况且还有这般高深修为,道友愿意入山,我等自然欢迎。
“不过这文武之考,实乃千年成例,我等也不好违背,这样吧,道友是清雅之人,今日就不必起炉生火、画符布阵了,不知丹青、诗词、投壶、隐语等道,道友可有擅长的?”
老者笑看着程心瞻。
这就是要放水的意思了。
程心瞻听明白了,他自然是何乐而不为,想了想,便道,
“那贫道便献丑,为这清凉胜境作上一首拙诗可好?”
三人听了,立即都说好。
程心瞻抿了一口茶,起身后在亭中踱步,举目四望后稍作沉吟,便道,
“天风吹雪化龙鳞,银光泻地震山倾。
应是仙人种玉处,闲云野鹤访瑶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