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228章 试彰利钝,磨分善恶

第228章 试彰利钝,磨分善恶

第228章 试彰利钝,磨分善恶

得师尊教诲后,程心瞻有所感悟,认为修行不过动、静二字。

与他而言,在山外除魔卫道,便是动,在山中安分修行,便是静。

这同样也可以称之为【张弛】、【劳逸】、【作息】、【文武】,归根到底,还是【阴阳】。

阴阳学说里有言:「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这放到修行之动静二态里,程心瞻亦有明悟,即所谓:

「动而不静则竭,静而不动则虚」。

如果只知动而不知静,则会心力衰竭,如果只知静而不知动,则会陷入虚无。

而阴阳无限可分,他认为静又可分为【阴静】和【阳静】。

【阴静】则是心斋入定,是老子圣人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境界,是坐看世间万物运转而本心不动摇的极静之态。

【阳静】则是闲庭信步,是庄子贤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是我心娴静,但不与世间万物割裂,而是相互影响,并生为一。

阴阳并生,而非对立,程心瞻认为在处于修行之静时,便要把握好【阴静】和【阳静】这两个状态,久坐则虚,久行则浮,二者缺一不可。

在时间的安排上,每个人的选择可能都不一样,这要合乎自己的本心。而程心瞻修行阴阳之道、内丹之术、存神之法,所以自然是以【阳静】为主,【阴静】为辅。

虽然他每日的大多时间都是忙碌于修行,但他更信奉人身小天地与自然大天地是不能分割的,所以他极少闭死关。即便是炼丹炼宝这种耗时长的事,他也会让化身与内景神加以辅佐,尽量不让自己十天半个月困坐不动。

他认为人的五感不能与天地断了联系。所以如是晴天,他便抽空观赏日出日落,摄紫餐霞;如是雨天,则坐观风云,听雨摘雷。

如果时令到了,那春笋夏梨也不得不尝。

自打两个孩子先后辟成心府,由记名弟子升为真传弟子,便从小万山搬到梨雪山住,程心瞻便也调整了自己的住行,选择在明治山和梨雪山各住半年。

正月在竹山,冬笋鲜美;二月来梨山,梨花放蕊;三月回竹山,春笋已出;四月来梨山,落花缤纷。

五月竹山避暑,六月梨山结果。七月竹林纳凉,八月梨园赏月。

九月十月无所事事,安心修行,可入【阴静】之境。

十一月冬笋萌发,自然是在明治山,而且这时洞前的柿子最红,像是火烧一般。

十二月再回到梨雪山,这时大雪覆枝,仿佛一夜春风袭来,漫山遍野又是梨花盛开。

山中岁月静好,转眼间就来到了明四百五十六年的夏季,这离他心中兴起西康之行又已经过去两年了,而他却还迟迟未曾动身。

这里面有他对动静之变的明悟,举手投足不再风风火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影响。

在这两年里,发生了一些事。

祝兼容没了,结丹时阴阳失衡,罡火烧身,从里到外烧了个干干净净。

雨霖观真微老观主没了,一生无病无灾活到一百二十八岁寿终正寝,入土为安。这对于一个只修行过食气法都未曾辟府的人来讲,可谓是极高的寿数了。

而如果兼容不结丹,凭着开辟五府两宫的得寿,他应当是有两三百年的命数可活的。

世事无常至此,大道求索艰难至此。

兼容的丧事简办了,大家各自画了鹤符放飞,寓意他是以金丹羽师的身份羽化而走的。

妙缘死于西昆仑,妙音亡于东海,兼容坐化山中,这已经是他入山后失去的第三个挚友了。

老观主的丧事则是大办,这个大办不是三清山为其大办,而是尘世的雨霖观以及广信府为其大办。

老观主其实有遗言,只带一颗珠子下葬,一切从简。不过他那群徒子徒孙以及广信府当地的官绅却不同意,所以还是风光大葬。

程心瞻以三清山仙人的身份出席了老观主的葬礼,虽然只是短短现身片刻,但也足以让老观主的名字在凡间地志上大书特书了。

这天是六月初四,宜出行、冠笄。

程心瞻在梨雪山,他尝了一口青梨,入口还有些青涩,但是回味已有甘甜,他觉得是该动身了。

“师尊,您在吗?”

这时,殿外传来一道声音。

“在,进来吧。”

程心瞻回说。

于是,一个少男一个少女便联袂走进来了。

两人看着都是二八年华,少男个子和程心瞻差不多高,看着很壮实,浓眉大眼的,身形相貌和白龙乃倒是有些相像。

不过白龙乃要更跳脱活泼些,热烈的像是夏天的风。而眼前这个少年看着就要镇定稳重许多,沉着的像是冬日北方平原上的山。

但是这孩子的眼睛很亮,像是春松含露。

这山上有了鲜活的青松,就不显得这山沉闷孤寂,反而是显现出一股冬阳般的暖煦之气。

而且程心瞻本以为这孩子入山修行后肤色会慢慢变白,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一点没变,还是孩童时的模样。不过这样也好,肤如麦褐,更显体健阳和。

少女要比少男稍矮一些,但在女子中已然是十分高挑了。

少女看着明媚光彩,自信果决,这和少女初入山时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让程心瞻最满意的改变。

少女尘世富贵出身,知书达理,当时小小年纪便有典雅端庄、温柔娴静的气质,不过彼时的程心瞻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循规蹈矩、封建礼教出来的。

少女天资极好,但久在尘世豪门中,便是明珠蒙尘。

所以自少女入山以来,程心瞻一直耳提面命的就是「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对待凡间的封建礼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然入山修道,便要讲究一个「道法自然」。

让他欣慰的是,这两个孩儿都做得很好,少年的低贱出身没有成为他的心障,少女的高门出身也没有成为她的枷锁。

所以这两个孩子辟成心府时,他给他们取的道名分别是一个「旭」字和一个「玥」。

梨雪山辈分不按明治山取,跟随山里最新一辈,目前三清山以及传到的「明」字辈。

所以来者便是少年林明旭,少女朱明玥。

“见过师尊。”

两个年轻人朝程心瞻行礼。

“有何事呀?”

程心瞻和蔼问,他目光直接看向了少女,因为明旭寡言,明玥多言,所以但凡这两人在一起,一定是明旭不做声,明玥来说话。

朱明玥便道,

“师尊,我和师兄想进浩然盟历练做事,特地来向您请示。”

少女其实年龄要比少男稍大一些,不过因为当初法试,少男先过,便以此定了师兄妹的叫法。

程心瞻闻言点了点头,原来是为这事。

这两个孩子修道也有八年,都是辟成四府的人了,入二境也快了,此刻要去盟里历练也是应有之义。

这也不是两个孩子第一次出门历练,先前在程心瞻的安排下两人都去过庾阳诛除水怪,当时程心瞻以无尘莲化身暗中照看,两个孩子在战阵斗法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现在去盟里,程心瞻也不怎么担心。

“也好。”

程心瞻点点头。

推荐阅读: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希腊带恶人 光明之路 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 苟在修仙世界当反派 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真千金不装了!疯批得罪全世界! 家父汉武帝! 凡人仙葫 让你当宗主,你只收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