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心思
沉默片刻后,苟交问道:“道长,你觉得刚才那位百将有没有撒谎?”
小羽道:“撒什么慌?都要抓你去服徭役了,还需要跟你撒谎?”
苟交表情凝重道:“他说役夫中很多都有军功爵,其中甚至有左庶长。左庶长可是高等爵位。”
在商鞅变法前,只有赢氏王族能当“庶长”。
庶长上马当军官,下马能治民,比如今的太守还要威风。
现在嘛.
什么东西一旦数量多起来,价值肯定要降低。
如今“庶长”只有爵位,没有职权。
不过,左庶长终究是第十等的“高级爵位”。
凭此爵位,只要参军,很容易当上高级军官与地方长官。
小羽道:“你的公大夫也只比左庶长差了两级,你可有得到什么优待?
还是人家百将说得实在,他凑不齐役夫,便要将自己塞进去。”
这不就是另一种“公等失期,失期当斩,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呃,在举大名之前,先丢掉节操,以及对秦律的敬畏。
一步步来,慢慢堕落,现在连秦律都不在乎了,将来“举大名”不是顺理成章?
“道长,你没明白小生的意思。凡有军功爵位者,很少是闾左之人。”
苟交表情严峻道:“虽说大秦律法严峻,徭役兵役,十分繁重,但过去都是‘闾右之民’出钱,闾左之人服役。
现在他们连闾右之良民都抓,还不是在乡下偷偷干,而是在县城里,在城门口公开抓人。
这是何等嚣张,这说明了什么?”
小羽叹道:“你在外面游荡三年,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来大秦之前,她觉得大秦军功爵位逼格很高。
当年成为大秦上造,她得承认,自己暗暗高兴过好长一段时间。
等在大秦乡野市井游荡几个月,小羽心中“中华上邦”的滤镜破碎了一地。
大秦军功爵位的晋升与恩赏,的的确确十分严格。
审核与册封的过程,十分规范。
看起来十分神圣威严。
可扯淡的是,晋升时严格规范,贬谪与撤销爵位时,非常简单。
甚至能称得上草率。
举个例子,秦朝有连坐法。
你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种地纳粮,徭役兵役从来不缺席。
因为身上有军功爵位,还能减免部分赋税与徭役,你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结果你邻居家的表舅犯了事儿,他表舅跑到你邻居家躲了两天,你都不晓得这件事儿。
官府抓住了表舅,你邻居锒铛入狱,你也犯了事儿,用爵位抵消罪行,你拼了命在战场上砍人赚来的军功,立即化为泡影。
事实上,老百姓的军功爵位,压根不是用来享受的,专门就是用来抵罪的。
小羽遇到了很多百姓服兵役赚军功,只是为了让老家当囚犯的父母兄弟回家,让妻子儿女免除奴隶身份。
等于说,大秦(商鞅)先为全体老百姓施加一个DeBuff,所谓军功恩赏,只是撤销或减弱这种DeBuff,让你能活得像个正常人。
而不是原本是正常人,凭军功恩赏,得到个“社会主人翁buff”,让你生活乐无边,活得像个人生赢家。
真正的人生赢家有且只有一位,咸阳城内的“公族”!
“如今的大秦,军功爵位贬值严重,没啥用了。”小羽道。
她相信百将的话,城外的役夫中有三个当过左庶长,关键是“当过”。
曾经当过,现在早将军功爵位抵罪,成了普通人。
如果没有她用萝卜章糊弄百将,苟交不是要立即从八级公大夫,降爵成“上造”?
小羽见识过的事儿,苟交甚至亲自体会过,自然不惊奇意外。
他只是无法理解,局势怎么变化这么快。
“过去我遇到过,乡下亭长抓不到足够多的‘闾左之人’,胡乱在驰道上抓商人、旅客。
可那些亭长也只敢在偏野之地胡作非为,县城官吏终究不敢违背律法。”他说道。
小羽道:“过去几个月,你专注着修炼《正气诀》,都没注意到外面发生的大事儿?”
苟交疑惑道:“有什么大事?”
“先前在城门口,官府张贴的徭役告示,你看过没?”小羽问道。
苟交道:“我专门盯着那百将看,没来得及看城墙告示。上面写了啥?”
小羽刚要说话,忽然瞥见前方就是衙门口,就指着路口“bbs公告牌”,道:“你自己看,上面也贴着新告示呢!”
苟交快走几步,对着墙上布告念道:“大秦太后制曰:奉天承运,诏谕诸县黔首:今骊山宫阙营缮,凡市籍贾人、无籍游惰、闾左贩夫,悉应王事。丁壮者携耒锸,老弱者负薪炭”
他疑惑回头道:“这和往常一样呀,只是征调市籍贾人、无籍游惰、闾左贩夫。”
小羽道:“你注意看日期。”
苟交回头又看,告示的角落,用印玺盖了一行小子,某年某四月二日。
他还是不太明白,“日期咋了?春天征调劳役,容易误了农时。
可这也不是第一回,不是在乡下。”
小羽摇头叹息道:“你果然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一心求道的书呆子。
去年的时候,太后也曾征调役夫修建陵寝。
贫道觉得她在作死,但法理上挑不出毛病。”
给皇帝修建陵墓,哪怕发动几十万壮丁,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都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她继续道:“修陵寝是早就开始的事儿,每年都征调民夫。但翻过年来,太后又开始大肆建造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