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太一真意,烛龙之国。
江面飘来一座大山。
大山明显是某种生物,硕大的蛇首看起来不凶恶,也没有其他大妖魔的那般腥气扑鼻,反而看起来有些神性。
三万草头神围满江边,誓要杀尽来犯之敌。
“好啊,多少年没有妖魔来我们灌江口了,这次定要杀鸡儆猴。”长着猿猴模样的将领说道。
三眼神将下来,双方见面,各自都有些惊讶。
竟是当年故人。
“玄武,你怎么在这?还会说话了?”
“我年纪比你大,当然会说话了。”玄武无语道,“倒是你,李二郎,怎么躲在这个地方?”
三目神将竟是李世民。
“说来话长……”李世民苦笑道。
他身有三目人血脉,在灵气复苏时开启了天眼,并在海外寻得上古神仙的道统,一举突破先天金丹之境。
“之所以在此,则是……无所事事。”李世民游荡了数百年,这个世界太大,而修为太浅,干脆找了个地方作为道场,从此定居下来,潜心修行。
“李世民是过去因果,以后叫我二郎,或者妙道真君即可。”
李世民不再留恋当年的帝王岁月,将其看作是红尘历练的一环。
唯有抛弃过去,方能重获新生。
玄武还在江面飘着,李二郎连忙说道:
“玄武道友,快进里面休息。”
说罢,看着呆愣良久的草头神,李二郎喝道: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拜见玄武神!”
“拜见玄武神!”
众草头神下拜。
玄武得意洋洋,享受着众人的膜拜,说到底还是小孩心性,草头神此举给予了玄武极大的面子。
李二郎摇头一笑,令人送上瓜果酒水,随后挥退众神。
看着趴在地上大快朵颐的玄武,李二郎说道:“玄武道友,这次你怎么一个人出来,其他人呢?”
“主人让我和啸天出门闯荡,啸天去了其他地方。”
玄武大致说了一下道门的发展情况。
得知梁岳出世,李二郎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玄武从来不离祖师,现在玄武出世,证明祖师一定出来了。
“位列仙班……仙籍在册……好魄力!”李二郎饮尽杯中之酒,“回去!本神也在三界道门当个官。”
三界道门,修士祖庭。
李二郎想要回到当年天策上将的那段时光。
或许那才是最快乐的日子。
当了皇帝,处处是桎梏,万般不由人。
天策上将时期,唯有酣畅淋漓的战斗。
当年马上得天下,如今未尝不能马上再得一个天下。
玄武听完,欢快笑道:“好啊好啊,你回去吧,这个地方交给我了。”
玄武初来乍到,没有根基,此地地处江口,占据河流要道,环境也不错,还有听话的草头神,若是李二郎走了,自己即可顺利接手。
“草头神生性难驯,你恐怕不太能够驾驭。”
“哼,大不了就杀,早晚将他们杀服。”玄武语气骤然变得成熟起来。
杀人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解决造成问题的人。这是主人对自己的教导,玄武平常漫不经心,一到关键时刻还是能靠得住。
“好好好,在下放心了,我回道门带走三千草头神,剩下两万七全给你。”
草头神不算强大妖魔,但在李二郎的培养之下,变成了影响力极大的势力。
草头神不吃人血兽肉,专食妖魔气血,神通广大,悍不畏死,还能不断变强,乃是自己在附近这一带立足的根基。
本来李二郎有些舍不得,不过既然玄武想要,留给玄武也无妨,毕竟此地太过危险。
北俱芦洲随时随地冒出妖魔。
“多谢二郎道友。”
玄武跃跃欲试。
李二郎笑道:“别急,现在还不是时候,新年朔月过后,在下即刻出发。”
“为什么要新年朔月?”玄武不解。
朔月是见不到月亮的时候,也就是新年初一。
“届时会有不可思议之事,到时再带见李淳风和李白。”
李世民、李淳风、李白,在道门内又称作三李,时代相同,功法相同,三人大多时候形影不离。
玄武之前还有些疑惑,为何见不到李淳风等人。
“新年朔月……”
“正是……”
李二郎笑而不语,卖了个关子。
大海另一边。
船只在水面航行,有了清风这么一个高人镇守,众人底气足了许多,蛟龙船全速航行。
当然,路上大多数事务还是其他修士自行处理,其他人不敢用小事劳烦这个大神。
船上,梁岳闭目盘膝,感悟念头变化,神魂化生。
修炼到一定程度,往往千百年的苦修,比不过一刹那间的顿悟。
在这个程度,谈论修行年月,比较岁数基本没什么用了。
在漫长的岁月面前,所有人都是同道,岁月会让所有人趋于平等。
四十岁的父亲和二十岁的儿子,在凡人伦理面前没什么问题,外表上也能看出辈分区别,与其区分开的还有阅历、地位、身体状况。
但一千岁的父亲和九百八十岁的儿子,无论是眼界和道行,大多相差无几,更甚者,儿子可能更强一点。
这时人世间的亲情框架对两人基本没用,从父子变成了同道。
因此梁岳见到尧帝等上古人族先贤,也是以正常礼仪待之,而不是以子孙供奉祖先的态度。
清风还是那副小孩子姿态,站在甲板边缘吹风,目光频频看向此处。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此人有些特殊。
明明是个凡人,给人的观感却不一般。
“这应是师尊所说的慧根。”
方寸山不太看重资质,资质只能排第二位,唯有心性以及品行极佳之人,才能入了菩提老祖的法眼。
这些年不过寥寥数人拜入方寸山山门。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是金丹境界。
清风看了一会,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迈着小腿来到梁岳身边。
“小兄弟,借一步说话。”
“道长何事?”
梁岳睁开眼睛,不解询问。
“借一步说话。”
两人来到角落,清风雪白的小脸焕发光彩,说:“梁兄你有修道的天赋,在下是菩提老祖的五弟子,可代为引荐阁下进入师门。”
为了避免梁岳拒绝,清风童子大致说了一下菩提老祖的地位。
“家师道法高深,德高望重;在东胜神洲大名鼎鼎,无修士不识,无人不受其恩惠。”
说罢,清风童子静待梁岳答复,好似丝毫不关心被拒绝的问题。
世人皆仰慕长生,不知多少达官显贵,愿意为了所谓的长生,献出所有家当,即便被骗子骗光财产,依旧不得门而入。
他不相信世上真有拒绝长生之人。
“在下拒绝。”
“好,我这就为你引荐……嗯?”清风童子反应了过来,“阁下难道不想长生?”
“不想。”
“为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凡人区区百年寿命,若此生无缘见得大千世界,不曾感受前所未有的盛景,难道阁下不觉得可惜吗?”
“为何长生?我不想看这些所谓的盛景又如何?清风道长,你为何而长生,单是看景,将来一日看遍天下盛景,那之后又该如何?”
“你因何而修道?”
梁岳反问道。
这句话顿时将清风问住了,他未曾思考过长生的意义是什么?
他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想活得长。
清风喃喃自语,不再理会梁岳,而是跑到一旁悟道去了。
如此又过了数月。
船只停靠北俱芦洲。
北俱芦洲广袤无边,气候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