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家父是康熙 > 第228章 谁不会装?

第228章 谁不会装?

若是寻常人家,哪来这麽多冰块?

可是,每到冬季,热河行宫的人,就要去结冻的河边,取出大量的冰块,藏入行宫的冰窖内。

「好儿子,你的孝心,我知道了!」康熙又不傻,真心孝顺和假孝顺,他还是分得很清楚滴。

魔鬼都藏在细节之中,胤偶注意到了别人不注意的今上之需,这就是纯孝!

胤初为何垮台?

最早的远因就是,那年率军出征的途中,康熙病得很重,以为自己快不行了,监国的胤初,却毫无关爱之心,连个哀戚之色都不肯装。

在现代,很多独居的老人,为啥总被引去购买骗子们推销的床垫啊,保险啊,各种保健品啊,不就是缺少关爱的太寂寞了麽?

胤耦曾经看过一个电视专访,受访老人明确的说,自己的儿子藉口很忙,总不去看他。他也知道骗子的想法,但是,他太寂寞了,装着糊涂的从骗子那里,买个心理安慰罢了。

康熙为啥信任胤褐?

在这麽多儿子之中,真正关心康熙细碎生活的,也就是胤耦了。

说句心里话,康熙不止一次的琢磨着,是不是把皇位传给胤褐。但是,八旗内战的后果,大清真的承受不起。

南明怎麽亡的?

不就是南明的重臣们,各自心怀鬼胎,拥王过多的闹内订麽?

八旗兵打下的江山,必须由满人坐天下,这是旗主诸王和全体满洲勋贵们的集体共识。

立胤耦为新君,不仅会引发内战,而且,老八丶老九丶老十和老十四,都活不成!

这就像是,皇太极暴死后,两黄旗的重臣们,以鳌拜为首,不怕和多尔衮动刀子,也要立太宗之子,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立老四为新君,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因为,老四装得很成功,对谁都很友善。而且,其母族虽然地位低微,却也是地道的上三旗包衣出身。

胤偶的生母是汉女,谁不知道?

乾隆的出生地点,疑点重重,他拼命的洗白自己,屡屡说他出生在雍和宫里。

但是,最新发现的史料中,在雍正朝的一道旨意里,讲得很清楚,封钱氏为熹妃。

康熙领着胤褐和张廷玉,进了狮子园后,却赫然发现,老四在园后,开辟了一块农田,正打扮得像农夫一般的亲手赶牛扶犁。

重农,乃是大清的立国之本!

康熙情不自禁的赞叹道:「四阿哥悟道矣!」

胤偶和老四的关系很近,他反而不好当着康熙的面夸老四,就对张廷玉使了个眼色。

张廷玉想了想,故意小声说:「只要老百姓不饿肚子,闯贼就没有趁乱而起的土壤。」

胤褐心想,张廷玉毕竟很老练,他说这话,看似和老四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等于是变相提醒康熙,所有皇子之中,老四最重农!

「是啊,天下汉人过亿,若是他们都饿了肚子,我大清也该亡了!」康熙固然喜欢安逸享乐,脑袋却始终很清醒。

大清该亡了,这话也就康熙敢说。

胤耦和张廷玉彼此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闭紧了嘴巴。

在大清政权的中枢庙堂内部,其实没有那麽多的忌讳,

以前,马齐在内阁的时候,私下里总跟康熙说一些极其刺耳的话,康熙并没有不许马齐说话。

但是,这些刺耳的话,只能私下里说,绝不能公开对外。

上智下愚,才能长治久安嘛!

见康熙忽然来了,老四顾不得换衣服,便快步走到了近前。

康熙仔细一看,好家夥,老四的头上戴着遮阳的斗笠,前后袍摆都被掖进了布腰带之中,赤着脚,腿上全是泥。

地道的农夫啊!

康熙格外重视农事,仅仅是稻种的试验田,就多达三处。

他一眼就看出,老四经常在家里干农活。

不远处,年海棠也是一副粗鄙农妇的打扮。

夫唱妇随,莫此为甚!

康熙抑制不住的龙心大悦,但是,却没有夸奖老四,而是当面训斥胤耦:「跟你四哥多学着点,别总泡在妇人堆里打混,要经常下地干农活。」

胤褐才不怕呢,他笑嘻嘻的说:「汗阿玛,青菜萝下各有所爱,臣儿不喜欢种地,还就喜欢沾花惹草。」

「哼,泼皮无赖之徒!」康熙只觉得脑仁疼,碰上了胤褐这种无耻之徒,有理也说不清楚。

骂归骂,儿子是亲生的,康熙也没招!

康熙就坐在田埂上,兴致勃勃的和老四讨论农业技术。

胤耦和张廷玉,都和听天书一般,他们是真不懂农活怎麽干。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正的贤王,要是精通农活了,反而是个大忌讳。

灵魂之问,你不吃吃喝喝,眠花宿柳,却惦记着国本,究竟想干嘛?

康熙聊得兴起,忘了时辰。见天色已晚,他索性留宿于狮子园内。

推荐阅读: 东皇紫籍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 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 山巅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我在异世封神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十里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