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主任家出来的时候,关大姐还一个劲的给李龙说有空要常来,不要提那么多东西,把这里当亲戚走就行。
因为下午钱主任和关大姐两个人都要上班,所以中午饭吃的时间并不长。李龙走之后,关大姐简单的把餐桌的东西收拾到厨房,边洗边对外面的钱主任说:
“你要不说小龙是农村来的,我还真看不出来。他普通话说的也好,谈吐也不粗俗,吃饭也挺讲究的,这样的年轻人多讨人喜欢!”
“小龙是和别人不一样。”钱主任点点头,“不贪,谦虚不张扬,懂得权衡利弊,会的东西也多。这样的人放到哪里,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都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感觉不在体制里还是有点可惜。”关大姐洗完东西擦了擦手走了出来,“要是咱们的晚辈,我怎么说也得让他进到单位里去。
现在这个情况,他铺的摊子这么大,有点树大招风啊。真要被人整一下,这几年的努力可能都白费了。”
“风华呀,这方面你还没有小龙看得清楚。我听向前说了,他们县里供销系统这方面要把李龙报成人大代表。你想一想,他就因为摊子铺的大,带动那么多人一起赚钱改善生活,然后才有现在这个人大代表的提名。
你要说他是无意中搞出来的,我是不信的。小龙这个人很谨慎,在顺应政策这方面,我觉得他做的没错。
以前我的想法跟你差不多,也老想把他拽到体制里来,但是现在我觉得他搞得挺好的,不一定非要在体制内发挥光热。
现在他利用社里给的机会,利用他的特殊身份能够搞来一些可以赚钱的活,然后带着让村民们发家致富,这就很好。
体制内不缺人材,这样的活总归还是要有人来干——而体制内的人又不方便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从现在看来,李龙来干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我跟你说,这样的活以前一直有人干,为什么没有小龙这样的影响?
不就是那些人太贪吗?他们可不会像李龙这样把大部分利让给干活的人。当那些人掌握了一大笔钱,或者掌握了能左右别人人生的权利的时候,大部分人的贪心和欲望是会被快速放大的。
为什么大扫把这个活以前一直在干,也只有这几年才被自治区的领导重视起来?不就是因为李龙在这方面抓的严抓的好吗?以前的大扫把质量有多差,你们在银行应该也清楚吧?那玩意儿十把能有三四把能用到三个月以上都不错了——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以前没对比也就算了,有对比才发现,那些人真是太过分了!”
也难怪钱主任会骂。以前扎的那些大扫把可不光是基层单位在用,自治区的领导也要用啊。这玩意儿刚开始的时候看着都不错,但谁能知道那些家伙搞的都是驴粪蛋子表面光。看着很漂亮的大扫把,用不到半个月就开始掉芨芨草,这玩意儿谁能受得了?本身是扫垃圾的,结果成了制造垃圾的,那不被嫌弃才怪呢!
连带着供销系统都被嫌弃了,这玩意儿是你们搞出来的,不怪你们怪谁?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提过,但落实到下面,这大扫把混在一起,谁知道是谁的?法不责众,没标示大家肯定是不认的。
关大姐也听出来了,老钱的意思就是把李龙放在现在的位置上,有他和李向前还有魏主任他们这些老人在供销系统内照应着,至少李龙不缺活。
李龙有活了会拉着几个村的村民一起干,而且他也会创造机会反馈给社里,像魏主任和李向前为什么会受到表彰?不就是从李龙那里得到的机会吗?
体制内外都要有合适的人,而现在李龙就是最合适放在体制外的那个。
甚至再往大里说,钱主任能到现在的位置上,和李龙也有很大的关系。
到这个级别是相信唯物主义的,但是有些玄学方面的类似于运气也是需要考虑一下——能到这个位置上都不会是二极管。
李龙并不清楚他离开之后钱主任和关大姐两个还聊了好一会儿关于他的事情,他事情不少,想不了那么多,只是觉得钱主任不错,关大姐对他也不错,是应该多走动走动的。
开车从小区出来,李龙去了这边的百货大楼买东西。李向前他们的那个酒局肯定到下午才能结束,李向前也说了,晚上还有一个酒局,李龙抽空去两边看看自己在哪里,就去哪里接自己。
按李向前的意思,他们明天再回玛县。李龙自然是没意见——送佛送到西,既然是他把李向前拉过来的,那肯定也要平安的带回去。总不能今天他跑回去,然后明天让李向前自己坐长途车回吧?
这边的水果比玛县的要好一些,所以李龙就去买了一些水果,打算带回去家里留一些,给大哥他们那边放一些。
买了一些应用的东西之后,李龙开着车在北庭市转转,然后就想到了那个别尔西大哥说的话。
他就下车找开商店的人打听。这种打听有点随意,没想到问了几个人还真问出来了。和他想的差不多,北庭市国营收购站撤了之后,被私人租了原来的位置开了家私人收购站。
问清楚地址,李龙就开着吉普车赶了过去。这个收购站院子比玛县的他那个要大一些,不过并不独立,两边有一排院子,大都挂牌,算个公家单位。
院子门口挂着一个“幸福收购站”的牌子,李龙感觉怪怪的,一个收购站叫这个名字也挺好玩。
收购站的大门是开着的,院子里站着不少人,这些人有的提着袋子,有人提着筐子。靠近院墙靠着一排七八辆自行车。
外面的马路边上还停着几台拖拉机,有的车上有人,有的人则去了对面树下面乘凉。
不愧是一州首府,过来卖东西的都大气,开拖拉机的拉着几袋十几袋的,就是院子里等着的人也有提着两三个袋子的,比他那边显得要大气的多。
收购站的大门开着,但是里面小门上着锁,也就表明中午不收东西,不过这些人也不急,就那么等着,看来习惯了。李龙看了看表,还有十来分钟上班,这么论着其实哪怕是公家的收购站,这时候人也该来了,总要提前准备吧。
这就是所谓的店大欺客,就算是再大的卖家,也得按店里的规矩走。
看着吉普车停下来,外面的那些人好奇的看着,不少以为是哪个领导过来视察,想着这个收购站该倒霉了。
李龙在车上观察好,下车就往一台拖拉机那里走过去。拖拉机车主原本是斜靠在座位上休息,听到动静睁开眼睛,正好看到李龙下吉普车往自己这边走,他立刻坐直了身子,还整了整衣服。
“师傅你好,你这车斗子里拉的是贝母吧?”李龙过来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子药味,他取出一包烟,抽出一根递了过去,“我想跟你打听个事。”
“你说你说。”那个人接过烟来耳朵上一夹,笑着说道,“有啥事你尽管问。”
“这个幸福收购站是按多少钱一公斤收贝母的。”
“那要看什么级别了。”那个人从拖拉机座上下来,一手搭着叶子板一手从耳朵上把烟取下来闻着,对李龙说,“不同的贝母价格自然不一样。”
“看师傅你也不是第一次卖贝母了吧,特级的是什么价?”
“特级的三十五到四十,要是颗粒大就四十,均货就三十五。”
“这比原来国营收购站的便宜啊。”李龙没想到这么便宜,疑惑的问道,“不是说药材都在涨价吗?”
“那有啥办法?国营收购站没了,药材公司也不收咱们的,那些私人的老板咱们又联系不上,这些贝母总不能放到家里面吧,不能吃不能喝的……”这个人叹口气说。
“你们没想到卖到其他地方去吗?”
“到哪里都差不多,呼县那边的收购站也是这个价,米泉也差不多,这些地方我都跑过的。乌城稍微贵一点,但那边要求也高。”
天山从东面的东三县起步,一直往西到伊犁再出国,其中从WLMQ南面起,一直到伊犁这绵延几百公里的区域都盛产贝母。
“师傅,你的这个贝母是什么等级的?我能看看吗?”
“当然是特级的。”那个师傅烟已经点上了,抽了一口后,吐了烟圈,走到拖拉机车斗子那里,拽过一个袋子,打开口抓出一把让李龙看,“洗的干干净净,也筛过了,一点渣子没留,就为的是能多卖几块钱。”
“师傅,你要是觉得靠谱的话,你的这些贝母我收了。”李龙把几个袋子的贝母都看了看说,“我四十五块钱一公斤收怎么样?”
“真的?”那个师傅有点不敢相信李龙的话。
“当然是真的。”李龙笑了笑说,“不然我问你干啥?”
“那可太好了……现钱吗?”
“当然现钱。”
“好好好!只是这个重量……”
“师傅,你来的时候肯定称过吧?”李龙笑了笑说,“我跟你说,我虽然不敢叫一把抓,但提上一袋子还是大致能知道多重的。咱们既然做买卖,那就大气一点,你知道你的贝母重量。我把这些袋子一个个估过来,咱们两个重量相差不超过三公斤,那就可以做,怎么样?”
“行啊,实在不行咱们到市场上借个秤称一下也行。”一公斤多五块钱,这个师傅拉的这拖拉机贝母有两百多公斤。
这就是一千多块钱的差距!
那估算着差个三五公斤贝母都不算啥了!
这个师傅当即就决定,如果李龙估算的重量差在五公斤以内,他都认了——当然是少的,如果多了,那他更乐意了——纯赚嘛!
李龙把这些袋子一个一个提过来,然后心里默算着,加起来之后对拖拉机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