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31章 山东最大的问题

第931章 山东最大的问题

第931章 山东最大的问题

在天津巡视了三天,朱翊钧一行人坐上专列,继续南下。

火车沿着北运河东侧,一路穿过河间郡,中途不停,四小时后进入到山东境内,缓缓驶入德州站。

在德州,运河转向西南故城,走东昌郡临清、聊城南下。

铁路直接走平原、禹城南下济南。

在德州站站台,山东巡抚王宗载、山东布政使陈大科会同按察使和兵备使在此接驾。

朱翊钧请四人上车,一起南下济南。

火车在德州站停了二十分钟,继续启动。

在餐车兼会议车里,朱翊钧接见了四人,作陪的有徐贞明和潘应龙。

四人一一向朱翊钧禀告山东政、法、军和整体情况。

汇报非常简略,一人五分钟。

听完后,朱翊钧笑着看着四人,指着王宗载和陈大科说:“朕知道,你们四人眼巴巴地跑到德州接驾,存了小心思,尤其是王巡抚和陈布政使,肯定是憋着劲,想从朕的手里拿到几个大项目。”

四人都轻笑起来,“臣不敢。”

车厢里的气氛稍微变轻松。

这是朱翊钧惯用的手段,把会见的气氛弄得轻松一些,这样大臣们才愿意说一些实在的话,交流一些真实的情况。

王宗载是湖北京山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

陈大科是江苏通州人,龙华书院第一批毕业生。

王宗载曾经出任过鸿胪寺少卿,主持编写过《四夷详考》,是大明第一本介绍海外诸国的官方资料。

后来出任第一任日南布政使,兼真腊、暹罗交涉使。

陈大科出任过静海户曹参政、右参议和左参议,同属于南海历练出来的能臣干吏。

朱翊钧在心里默想过两人的履历,开口说。

“要项目,就得把你们的优势摆出来。你们说说山东的优势,把朕说心动。

不瞒你们二位,朕手里的大项目,确实有不少,把朕说动了,任你们挑选。”

王宗载和陈大科对视一眼,最后由陈大科出面向朱翊钧汇报。

“皇上,臣等认为,山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水。”

朱翊钧目光一闪,别人家要项目,都是把自己的优点三分说成十二分,天花乱坠。

这两位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有意思,看来下过一番苦功夫。

“此前山东被朝廷定为养马之地,大力推行马政,诸多良田被荒废,沦为草甸,用于放马。

自从张相担任山东巡抚,厘清马政,退草还耕。十几年下来山东农田增长了三分之一。

农田增长是好事,可引发的缺水问题更加严重。每年臣和王抚台为了春耕秋收的农业用水,殚精竭力,左支右绌。

这几年,山东除了修铁路,最大的工程就是兴修水利,沟渠遍地,土河(旧黄河)、大清河、大小汶河、沂水、菏水.全部都被使用殆尽。”

朱翊钧点点头:“都水寺的报告朕看过,当时朕说,没有一条河流能够笑着离开山东。”

几人轻轻地笑了两声。

“朕觉得这是件好事。大明许多地方,缺水不是真的缺水,而是当地主政官员不重视,放任自流。

平时不闻不问,到了缺水时节,也不慌,装模作样写几篇祭文,做两场求雨法会,然后洋洋得意地宣告四方。

你们看,我很重视民生,为了缓解百姓缺水,呕心沥血,现在龙王不下雨,我也没办法。

这些人,并不重视民生国计,他们是得过且过,只要自己能混得过去就行。出了事情,第一个念头就是推卸责任,活人推不到,就往神仙头上推。

这就是最典型的怠政、懒政!”

王宗载和陈大科心头一凛。

王一鹗接任内阁总理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就是杜绝怠政懒政,就像张居正刚上任内阁总理时,先亮出来的是考成法。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上现在南下巡视过程中,刚到山东,就开始敲边鼓,要警惕怠政懒政。

看样子皇上跟王一鹗的意见是非常统一。

君臣意见一统一,巨大的压力就像泰山一样压了下来。

这或许就是皇上南巡的重要目的之一。

朱翊钧继续说:“你们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难得。嗯,继续。”

“遵旨。

皇上,朝廷在万历五年开始力行黄河干道北归工程,山东百姓是举双手双脚欢迎。我们在万历八年,疏通了广济渠,连通卫河,每年分流一部分卫河水入鲁。

为了这部分卫河水,我们山东每年要给河南进贡不少东西.”

朱翊钧仰首哈哈大笑,这应该就是最早的鲁豫不平等条约。

但是地方主政官员,愿意为了民生国计,绞尽脑汁,方法齐出,这是好事,还是大好事。

朱翊钧挥挥手,示意陈大科继续。

“皇上,黄河干道北归,计划从大清河、南土河、马河、北土河四条原黄河故道入海,四条河道有两条全程在山东,其它两条也有一部分在山东。

都水寺预测,会有三分之二的河水用于山东灌溉,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推荐阅读: 我在东京种神树 农业狂魔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重燃青葱时代 两界:别叫我邪魔! 武圣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旧神之巅 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