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29章 这世上没有什么理所当然

第929章 这世上没有什么理所当然

第929章 这世上没有什么理所当然

标准时间上午十点四十分。

火车准点缓缓驶进天津站。

自从有了有线电报,客货火车驶过一个站,该站的调度室马上通过铁路专用线路,向后方车站发送信息,瞬间即到。

没错,目前大明电报线路有两套。

一是兵部直属电报局的有线电报线路,二是铁路总局自己内部线路。

民用的铺设在铁路或直道边上的木杆子上,铁路内部铺设在路边的水泥管子里。

线路和电源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当初是朱翊钧力主推行,反驳了一些大臣“浪费”的理由,坚持这样做。

首先避免民用和铁路专用互相抢线。

第二确保有冗余和备份。

万一民用的出问题了,铁路的还能用。反过来,铁路的出问题,民用还能应急。

铁路有了有线电报后,调度水平马上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准点率大大提高。

再说,这是皇上的专列,京畿局拼尽全力也要确保安全准时。

河北巡抚梁元宝、布政使李泗在站台上迎接。

梁元宝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商贾之子,最早跟着其父做生意,最早一批投奔杨金水,是胡如恭、潘应龙、刘禹浦同一拨。

只不过他仅仅只是一名监生,资历和学识方面差了不少。不过勤勉用心,跟南宫冶差不多品性,执行力强。

一路走来,开始被胡如恭请来担任自己的副手,帮助自己搞活河北的经济。

现在终于成了封疆大吏,河北巡抚。

李泗是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也是李贽比较早的弟子,几经磨勘,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南巡方案是冯保、杨金水、宋公亮、刘义一起制定的。

他们正月间就乘坐火车南下,一站站实地秘密勘察,拟定了三套方案,每一站有三个备选“行在”,最后由朱翊钧确定。

朱翊钧把梁元宝和李泗叫到车上,细细交谈了两个小时,留他们一起用了午膳。

下午一点,小憩一会的朱翊钧带着朱轩妮四人,还有张四维等随员,在梁元宝和李泗的陪同,开始视察。

第一站是天津暖水瓶厂。

朱翊钧巡视过三次滦州,最远的是万历八年,沿着刚修好的秦沈铁路去了沈阳。

先沿着着沈吉线(沈阳到吉林)修好的西段巡视了抚顺,又沿着沈金线(沈阳到金州)修好的北段巡视了鞍山。

那是内阁在万历五年后,大力开发的以抚顺、鞍山为煤铁基地,以地处两者之间的沈阳为制造中心的大明第二个重工业基地。

内阁自张居正以下,也多次巡视过滦州、天津等地。

早就有一套完整的接待流程。

朱翊钧一行穿着简便衣装,或资服,或工装,或沪装,陆续走进戒备森严的暖水瓶厂。

今天天津城和要巡视的厂矿,不仅调遣了当地驻扎的警卫军、陆军野战部队,还调用了大沽附近的海军陆战队。

暖水瓶厂就有一部分在警戒。

他们天青色的军装,戴着的零二甲式头盔和肩背的零七乙式步枪,一看就跟陆军和宿卫军不同。

大明的工矿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刻制出来的,进大门有一块空地,周围是树木绿化带,左右两边是文化窗和宣教窗。

朱翊钧一行人先走到左边文化窗,看着上面的宣传画报。

纸是雪白的,墨迹是崭新,轻轻一抹还能摸出墨迹来。

嗯,夏天来了,海边有些潮湿。

众人心照不宣,饶有兴趣地看起来。

张四维看完几张画报后大为赞赏,“好,写得好。皇上,这暖水瓶厂在文化窗上下了功夫。

这些宣传画报通俗易懂,画简单明了,字浅白意明,就算是识字不多的人,也容易看懂。有提倡破除重男轻女陋俗,有普及法律知识,有强调安全生产,有讲尊老爱幼等良好风俗。

皇上,臣觉得他们做得非常不错,是厂矿新文明建设的典范啊。”

朱翊钧难得地点点头,“是不错。”

样子工程,表面功夫又如何!

有些东西必须要去做,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人们的思想会被塑造,潜意识会告诉他们那些是真善美可以做,那些是丑恶和违法的,不能做。

或许很多工人看的时候不屑一顾,什么玩意。

但是天天看,天天在脑子里过一遍,时间一久就形成了钢印。

所以必须鼓励。

上面一句赞许的话,会让下面坚持做很久。

旁边陪同介绍的厂长,脸都要笑烂了。

大家又转到右边。

右边两块宣传板是表彰和批评榜。

里面的是表彰。今日的优秀标兵是几车间的谁谁谁。

外面的是批评。今日厂部厂纪督查科例行检查,发现某车间谁谁谁迟到,谁谁谁在车间里违规抽烟

分别处以罚款多少元。

经过多次调研,朱翊钧深刻感受到,深受旧有小农经济影响,大明百姓普遍比较懒散。说白了就是无组织无纪律性。

推荐阅读: 我在东京种神树 农业狂魔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重燃青葱时代 两界:别叫我邪魔! 武圣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旧神之巅 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