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一共三艘船。
几人探出脑袋来看,月色之下,勉强认出旗帜上挂着的“大明”和“陈”两面旗帜。
她这才让三宝鼎落下。
甲板上没人,不,有一人。
陈文按照潘筠所说的,命所有士兵不得出舱,他则站在舱门前,他隐有所感,但还是想看看,潘筠到底怎么来。
待看到从天而降的锅,陈文瞳孔一缩,整个人都麻了。
潘筠已经把萝卜塞袖子里,安抚的拍了拍它的脑袋,手一撑就从鼎里跳出来。
其他人也从鼎里跳出来,三宝鼎缩小挂在潘筠的腰间。
陈文慢慢合上自己大张的嘴巴,同手同脚的上前见礼:“潘道长!”
潘筠冲他微微点头:“走吧。”
陈文下令扬帆加快速度。
他下午收到潘筠的消息后立刻整兵出发,俩人约定好半途见,他只要全力往海岛去就行,她会追上他。
他不知道她要怎么追,所以下意识的压了压速度。
此时人既汇合,自然要全力前进。
他们到达海岛时,月亮正好从中天落下,挂在西天。
潘筠抬头看了一眼天上圆如银盘的明月,和陈文道:“得在日出之前找到宝藏。”
陈文:“为何这么急?”
潘筠:“我不能离开太久,宝藏被取走的事我也不打算瞒太久。”
陈文额角微动:“你什么意思?你要公开?潘道长,你这是要害我?”
潘筠:“宝藏一事还牵涉到其他无辜的人,所以必须得有个结果,你大可以将此事推到这次剿匪的江湖侠士身上。”
陈文嘴巴微张:“那不是牵扯进来更多的人了吗?”
“不会,过不了多久,这批宝藏会出现在民间,”潘筠道:“钱都花光了,谁还会计较宝藏是谁拿走的,又是谁散出去的?”
陈文是兵,虽然驻扎在海岛上,但对陆地上的事情也知道:“你要拿宝藏去赈灾?”
潘筠点头。
陈文抿了抿嘴,问道:“何处?”
“江西玉山县。”
陈文皱眉:“但福建一带受灾的百姓也不少,这里的宝藏大多取自福建的百姓……”
潘筠冷淡的道:“玉山县是我的修行之地,若没有玉山县的事,我当然会把这批宝藏用在福建,现在,你就当我私心作祟。”
陈文不再说话,半晌,扫了一眼他带来的士兵,沉声道:“我知道了,走吧。”
三条船的人陆续登岸。
陈文带出来的人并不多,总共才百人,留下二十人看守船只。
陈文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火把,寂寥的海岛上,瞬间亮起火龙,引人注目得很。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潘筠眉眼一扬,直接就把肩膀上的潘小黑丢出去。
潘小黑一边轻巧落地,飞快的循声追去,一边在心里大骂潘筠:【动作前,你就不能提前吱一声吗?】
潘筠:【吱!】
潘小黑骂骂咧咧的追着暗中那人去了。
那人速度极快,黑暗中可视物,且对这里极熟悉,三两下就把火龙抛到身后,潘小黑追着他往腹地去。
妙真正在卜算,她随手折了一片叶子,感受了一下风的方向,就指着西南方道:“那边。”
正是潘小黑去的方向。
潘筠挑眉,和陈文道:“我们走。”
陈文:“要不要兵分两路寻找?”
“不用,”潘筠道:“金银珠宝和绸缎,这些东西的储存有讲究,要避免潮湿,日晒,风吹,这是风水之学,相信我师侄,且……”
潘筠看向西南方:“刚才有人盯着我们。”
陈文一惊:“什么?”
潘筠:“我已经有同伴追去了,不急,我们正好跟在他们身后走。”
因怕潘小黑出意外,潘筠把小红也放出来了,不过陈文看不见她,只是觉得突然变冷了。
他还疑惑的抬头看了一下天,蹙眉:“难道要变天?”
潘筠只当没听见,指着小红飘去的方向道:“走这边。”
接下来不用妙真卜算领路了,但她还是手持罗盘,以左证自己推测的是否准确。
等看到蹲在一座石头山上,几乎和石头、黑夜混为一体的潘小黑时,妙真高兴的收起罗盘,自豪的和潘筠道:“小师叔,我全算出来了!”
潘筠朝她竖起大拇指:“再接再厉,以后出门就算潘小黑不在,你也可以给我们带路。”
潘小黑冷喵一声。
陈文和士兵们吓了一跳,四处望,老半天才看到蹲在石头山上的潘小黑。
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常蹲在潘筠肩膀上的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