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机密文件
进了实验室的办公区。
杜国建没有说什麽套话,直接询问起他们搞出了什麽新技术:「刘博士,给我介绍一下新技术的具体情况吧!」
「好,事情是这样的…」刘同信一边说,一边就整理好的文件递给对方。
听着刘同信的描述,杜国建接过文件,低头浏览起来。
十几分钟后,他才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看向方腾龙:「方研究员的成果确实涉及到战略安全,不过你放心,虽然可能需要严格保密技术,但是公司内部一定会记录好你的功劳,同时也不会亏待你的。」
「我理解公司的顾虑,也愿意接受公司的保密安排。」方腾龙自然没有什麽意见。
他成为海陆丰系的科研人员,就已经有了觉悟。
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欧美学术界还搞了很多次学术会议,邀请了海陆丰系的科研人员去欧美进行交流,结果同样被拒绝了。
特别是去年年底,诺贝尔奖提名江淼和林书雅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被两人直接拒绝之后,就代表着海陆丰系和欧美学术界彻底撕破脸皮了。
现在方腾龙搞出这种成果,他自己非常清楚这种技术背的价值,同时他也没有拿诺贝尔奖的想法,不过国内的国家技术奖之类,估计是很容易拿到。
不过考虑到需要保密,他估计最近这几年肯定不会公开这个技术的。
一旁刘同信笑着拍了拍方腾龙的肩膀:「我非常看好阿龙的这个技术,目前主流的氘和氚的提炼技术,其需要的成本非常高,我们可以做到几乎白菜价,同时还可以助力可控核聚变的进一步发展。」
看完了文件的杜国建微微点头,他虽然没有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但他是西工大毕业的工科博士,基本的理科素养还是具备的。
而刘同信等人在整理报告的时候,也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因此只要浏览过文件,就基本知道这个技术的价值了。
在文件上,刘同信等人也采纳了一部分对比数据。
比如氚元素目前全球年产量仅约2到3公斤,成本高昂约每克20万华元。
没有看错,不是每吨20万华元,而是每克20万华元。
若通过此技术,每吨超重水可提取约272公斤氚,其提炼成本只需要每克83华元,将彻底解决聚变能源的燃料短缺问题,进一步推动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
方腾龙倒没有志得意满,而是挠了挠鬓边说道:「杜总,目前就算是我们可以提供廉价的超重水,我估计可控核聚变要进入商业化阶段,还是比较困难的。」
他之所以选择泼冷水,就是担心公司的管理层盲目投资,对于这种情况,他想要提前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被牵扯到。
刘同信也是这个想法,因此他补充道:「杜总,阿龙说得不错,目前就算是我们可以提供廉价的超重水,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仍然是任重道远。」
「哦?」杜国建随即也从兴奋之中冷静下来,他只是机械设备设计类型的工科博士,虽然知道一些核物理的简单概念,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过,因此他希望了解一下详细情况:
「方研究员给我解解惑。」
「没问题…」方腾龙详细介绍了可控核聚变的一些问题。
听了十几分钟,杜国建也初步弄清楚了原因。
具体一点的原因,就是目前在研究的可控核聚变原材料中,氘和氚的反应要求是相对最低。
在所有核聚变反应中,氘-氚核聚变之所以是相对比较易于实现的类型,这是因为它们所带电荷较少,原子核间的静电斥力相对较小,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核聚变反应。
与其他核聚变反应相比,如氘-氦3丶氦3 -氦3以及氕-硼等反应,氘-氚反应所需的点火温度仅需约1亿摄氏度左右。
而像氦3 -氦3聚变需要的点火温度至少是15亿摄氏度,氕-硼反应的最佳温度约为纯氢反应的10亿摄氏度,对能量约束的要求也比氘-氚反应严格500倍。
这看起来,不是好处吗?
毕竟氘-氚反应的温度要求低,只需要大约1亿摄氏度左右,目前很多托卡马克装置都可以实现1亿摄氏度的运行温度。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氘-氚反应的要求温度比较低,却会产生大量的中子,中子照射对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的内壁材料损伤非常可怕,同时还会导致内壁材料产生放射性同位素,造成内壁材料处理难题,存在核泄漏丶核污染的潜在风险。
而氦3-氦3反应的温度要求比较高,但好处就不会大量产生中子,这可以让反应装置的内壁材料要求进一步下降,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还没有核泄漏丶核污染的风险。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杜国建倒是没有露出失望的表情:「虽然可控核聚变没有那麽快,但这种事情不是我们应该操心的,毕竟公司又没有可控核聚变项目。」
「杜总,具体技术如何开发利用上,就麻烦您和公司了。」刘同信对于这个结果同样比较满意。
「分内之事,这件事就交给我,不过你们的报告应该是今天刚刚整理好的吧?」
一旁的黄重义直接点了点头:「杜总慧眼如炬,我们也确实是今天刚刚整理完成。」
「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个星期时间,你们重新整理一下,拿出一份完善的技术报告,毕竟我要说服其他管理层和董事长,另外你们再派一个懂技术的研究员过来辅助我,毕竟我没有参与技术研发,不清楚其中的一些细节。」
刘同信觉得这个时间比较充裕,便答应下来:「可以。」
「辅助说明的研究员你们推荐一下。」
刘同信丶黄重义丶方腾龙等人互相看了一眼。
最后还是刘同信拍板确定下来:「这样吧!我同样没有参与研究,本来阿龙作为技术的研发者,是最适合的人选,但阿龙需要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因此我推荐重义给杜总做技术辅助。」
「我没有意见。」方腾龙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在接人待物上,肯定不如黄重义,加上后续确实需要他领导研发工作,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那我就接下这个任务。」黄重义心里面也暗中松了一口气,虽然没有功劳,但是至少有苦劳。
杜国建看到他们内部商量好,便定下基调:「那事不宜迟,我们就按这个安排推进吧!」
「好!」
随着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