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前一秒你还在听臧良说话,可是下一秒你就无视他了。”
“我看得出来,你的手比你的脑子先动。你虽然是第1次勾芡,动作也不熟练显得很生疏,硬要说问题也肯定有问题,但你的时机掐的非常好,而且你淋的动作很漂亮。”
“你的芡汁是真正淋下来的。”
郑思源抿了抿嘴,似乎又在想形容词:“像瀑布倾泻而下的那种淋。”
“不对,不是瀑布,但是是很顺滑,很有手感的淋。”
“你怎么知道在那一刻要勾芡,臧良甚至都没有提醒你。”
“我觉得他认为的时机,可能会比你选择的时间要晚一到两秒。”
秦淮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编谎话的时候他可以编得很漂亮,张口就来。但是说实话的时候就需要考验表达能力了,对于秦淮而言实话比谎话难说。
“就是……感觉到了。”
“那个感觉你们懂吗?”
“当我看着锅里的蟹黄酱的时候,我觉得就是那一秒它就要勾芡了。”
“具体该怎么勾芡我其实没有什么意识,可能是下意识的学着曹师傅的样子。毕竟我真的看曹师傅勾芡过很多次,她只要做大菜基本上都要勾芡。”
“你刚才说的淀粉水像瀑布那样倾泻下来……不是很正常吗?曹师傅每次勾芡都是这样的,我看你们不是我以为是你们勾芡方式不同,我觉得我只是淋了一点点,曹师傅淋的比我漂亮多了。”
郑思源:……
臧良:……
谭维安:……
“要不,我再试一次?”秦淮试探性地问。
郑思源想了想,点点头,继续处理那份没有制作完成的蟹黄酱。
翻炒。
理论上来说,翻炒的蟹黄酱的勾芡和炖煮的蟹黄酱的勾芡是不一样的。臧良作为几人里最懂勾芡的,他应该告诉秦淮,但是这一刻,臧良突然有点不想说话了。
他好想打电话给他师父,问问他尊敬的师父兼伯伯,调味需要找到感觉他懂,勾芡也需要吗?
师父,如果勾芡找到感觉的话,可以勾出那么漂亮的芡吗?可以把芡汁像瀑布那样淋下来吗?
师父,这么重要的技巧你之前为什么一直没有告诉我?你早说呀,你早说我勾芡的感觉和火候的感觉一起找呀。
呜呜呜呜呜呜呜,怎么会有人第1次勾芡就找到这种感觉,虽然他勾芡有好多问题,搅拌的时候甚至有点没眼看,但他的感觉真的好好。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秦淮就这么开始了他的第2次勾芡。
他发现这一次的感觉没有上一次好。
在他盯着蟹黄酱的时候,没有第1次勾芡时的那种:就是现在,淋!的冲动。
但他的时机把握的也还可以,正常,不算太差。
最关键的是,他这一次的淀粉水也是倾泻下来的。
在边上看秦淮勾芡的臧良已经开始虚空端着碗虚空勾芡了,只见他的手腕左转一下,右转一下,中号的脸上写满了大大的问号,满脸都是这么漂亮的芡是怎么勾出来的?
怎么做到动作这么大,但是又很潇洒,唰的一下就搞定的。
不是都说勾芡入门容易进阶难吗?
怎么秦淮门还没入完就进阶了。
蟹黄酱出锅了。
四人沉默地尝味道。
要说秦淮勾芡有多好,那也没有很好,有很多细节都有问题,只能说很漂亮。
但是同时也没有什么问题。
之前还不理解为什么三人说自己的蟹黄酱味道不对的臧良,在尝完蟹黄酱后突然一下知道了。
他的舌头告诉他,这一份蟹黄酱似乎确实比上一份更适合做包子馅。
臧良觉得他有好多话要说,好多卧槽想要跟朋友发,但是千言万语在此时此刻全都化为了沉默,最后只能挤出一句。
“你是怎么找到感觉的?”
这个问题其实刚刚郑思源已经问过了。
但是臧良还想再问一遍。
他有眼睛,有脑子,有经验,作为一个专业厨师,臧良知道秦淮一定没有骗自己,他一定是第1次勾芡,因为他甚至在淋淀粉水之后忘了搅拌。
秦淮第1次时机把握得很好,甚至可以说是福至心灵,但是第2次又很中规中矩。
这说明秦淮是真的找到了感觉的,感觉到了什么都对了,感觉没到就是没到。
可是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真的很难解释。”秦淮说,“我只能把之前和郑思源说过的话再跟你说一遍。”
“我从小都是这么做点心的。”
“很多时候不是我会,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就这么做了,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也很不错。”
“刚才勾芡也是,我觉得就是那个时候,就该学着曹师傅那样勾芡。我其实学得不是非常像,但是就是下意识那么做了。”
“这就是我说的感觉。”
臧良不懂,但臧良大为震撼。
臧良看着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的谭维安,拍了拍好哥们,小声问:“秦淮一直都是这样吗?你怎么这么淡定?”
“你知不知道他刚才那个勾芡的动作有多牛逼?那个芡汁淋下来的时候有多漂亮,卧槽,我要是能勾出这样的芡,我师父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谭维安扯了扯嘴角:“呵呵。”
“你这是什么反应?”
“看不懂的反应。”谭维安淡定地道,“就我这个勾芡技术,实不相瞒,我没怎么看懂。”
“而且你们刚才说的那些感觉,实不相瞒,我从来就没有听懂过。”
“初中英语老师说遇到不会选的题就凭感觉选,我也从来没有选对过,我就不知道什么是感觉。”
“自从郑思源告诉我秦淮第1次做苹果面果儿就做成现在的水平,我觉得已经没有什么事情是能让我震惊的了。”
“你们能找到感觉的人去找感觉吧,找到了再告诉我究竟是什么。”
“累了,毁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