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洞天,舒村之中,吉阳溪畔。
林觉的分身仍在这里,和紫帝面对面。
“帝君可想明白了?”
盘坐不动的帝君闻言,睁开了双眼,十分淡漠的看着他:
“你既开口相问,本座是否想明白,又有什么区别?外面九天与人间,此时应是大变样了吧?”
对于紫帝来说,他只在这里呆了数十天。
数十天在一位帝君眼中,仿佛只是弹指一挥,可他也心知肚明外界已过去了几十年。
“变化很大。”林觉说道,“玉鉴帝君再度开启九天正统之争,派遣麾下真君神灵与帝君麾下众神相争,不过九天还有一位帝君,他的道行与香火积累不如二位,却很得神灵敬重,即便是帝君麾下的几位真君,相比起南方神灵,也更喜欢他,三方争执激烈。”
“本座若在,岂能任玉鉴猖狂?”
“帝君若在,说不定玉鉴帝君已经赢了。”
"……"
道人袖子一挥,亭舍中便多了一张桌案,一个茶壶与两个杯子。
“强留帝君这么久,真是不该,你我煮一杯茶,饮尽之后我便送帝君出去。”
“九天之争又要出分晓了?”
“暂还没有,不过也与帝君无关了。”
"……"
紫帝沉默了下,这才叹了口气。
“唉……”
林觉则适时地递出了一杯茶:
“帝君请饮茶。”
人间与九天的变化自然不止这些。
人间王朝出了一位中兴之主。
尤其是在他早年间,四方平定,国泰民安,他的刚强加上紫帝神系的弱势,人间帝王面对九天神灵似乎腰板又直了一些———最起码敕封神灵的权力重新回到了人间和朝廷手中。
可是人与神灵都难以一直圣明。
到了晚年,这位中兴之主也成了盘踞在王朝上空的一条恶龙。
加上信仰其实关乎着比金钱更本质的利益,香火信仰之争常常伴随动乱,南方神系既然开始与原本北方神灵再度相争,便不可避免的将争斗蔓延到了政权与军事上,这个已经存续两百年的朝廷,也在一步步走入尾声。
果如林觉的猜测——
不断有邪魔恶妖趁此时机出来作乱,与之相应的,便是人间关于妖魔鬼怪与神仙高人降妖除魔的故事。
三个弟子都因此扬名。
就如曾经的林觉和小师妹一样,在世间留下了无数神仙高人的传说,若是有人将之记下来,想必也是几个精彩的故事。
林觉闲来下山游玩时,甚至还听说过季阴与大师兄其他几个弟子的传闻。
同时许意和普梅天资较好,借着这般乱世机缘,也是先后成真得道。林觉则仍然命他们前往九天之上,相助南公一百年,也算是在成仙之后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诛除邪魔、匡扶人间。
而九天的争斗同样到了激烈之时。
……
徽州,夜晚。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艘客船点着灯火,顺着春水缓缓前行。
“如今这天下啊,妖精鬼怪是越来越多了,好在不像故事中那样猖狂。”有个书生与同伴说道,“我前段时间晚上就遇到了一只鬼,我见他穿着打扮谈吐言行都像读书人,还与他谈论诗词,我到现在还记得他作的诗,江上秋潮拍岸声,孤舟夜泊近三更,朱楼十二垂杨遍,何处吹箫伴月明,却没想到,最后临别之时,他才告诉我,他竟是一只鬼。”
“那这还算是一支好鬼了。”
“恶妖恶鬼终是少数,就算是有,也被天上的神仙、地上的汪真人给除去了……”
“是啊!”
两人言谈之际,大概都没想到,就在他们身后,便有一男一女两名道人,各自带着一只童儿,而他们所言的那位“汪真人”便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一脸惭愧。
林觉转头看他,笑着说道:“汪真人的名声不小啊。”
“一路走来,听过的有关汪真人降妖除魔的神仙故事,没有十件也有八件了吧?”小师妹也开口道。
汪真人闻言,神情更惭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