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发出凄厉的惨叫,这声音,像是一位发疯的老妪。
润生和林书友都将拦路者狠狠打退,但李追远没有进屋的打算。
不急,
把外面那俩弄死,再三人一起进去,这样更踏实。
只是,屋子里的人,这下是坐不住了。
老僧走了出来。
他的模样和李追远记忆中没什么变化,但皮肤的细腻消退,已呈现出老态。
在见到李追远时,老僧眼睛里流露出一抹思索,似是在将少年与过去记忆相对应。
这证明,对方并不知道自己要来。
但对方应该提前预感到了,有危机将至。
这新哑的年轻和尚和刚浸泡过的小和尚,就是用来应付危机的手段。
提前使用透支性极强的不可逆秘法,让二者实力得到提升,意味着这哑巴和小和尚,还有手段没施展。
但无所谓,因为润生和林书友也才刚热身,现在他俩被压着打,使出那个手段后,照样会被压着打。
老僧对李追远行礼:“施主既然不愿进来,那贫僧出来了。”
老僧出来时,哑巴和小和尚就停止出手了,表示出告一段落的架势。
但李追远没开口,润生和林书友就没住手,继续打。
很快,哑巴再次被润生以铲子抽飞,在空中吐出鲜血;小和尚先被林书友以三叉戟划破手臂,再被接了一脚,黄色的汁水飞溅。
老僧盘膝而坐,其手中像是缠绕着某种极为坚韧的细丝,指尖牵扯之下,屋内就有一幅画飞了出来,落于老僧掌中,他快速将这幅画摊开,里头露出了一个五岁少年的模样。
画工很细腻写实,连李追远当年背的那个小书包,也被画了出来。
“施主是为当年事而来,贫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追远抬起手。
润生和林书友停下动作,各自走到少年身侧。
润生衣服不断轻微鼓胀,在做着调理,先前的消耗虽不值一提,但抓住一切机会调整状态,是走江中养成的本能。
林书友这边就简单多了,竖瞳消散,让童子直接离开。
自从李追远将白鹤童子请入自己的南通道场后,不仅林书友的起乩变得更轻松了,童子的降临也更加自如。
以前只是遵循官将首体系,现在多了一个新的体系,等于是将过去的双向两车道改进成了四车道。
当然,不是谁都能这般建个分支再移个庙
簿就能有如此效果的,是阿璃亲手雕刻的白鹤童子像起了关键性作用。
自从新雕像被摆上去后,童子没事做就喜欢降临到那身上,家里厨房隔壁到夜里,经常会传出“吧唧吧唧”的声响。
那间小屋是摆了供桌,但原本墙壁两侧是钉上长条木板的,方便每个神佛画像下面都可以摆供奉。
因此,李三江每天早上进小房间拜香时,第一件事都是把不知道又跑到哪个神佛画像下的童子雕像挪回原位,再弯腰,把总是掉落下供桌的俩丑不拉几瞧不出是什么玩意儿的木头人捡起。
为此,李三江还在吃早饭时特意问过,谁闲着没事干天天跑那里去乱摆东西,想玩玩具他出钱去张婶小卖部买去。
说白了,李追远这是拿龙王门庭的格局为童子搭桥,这是官将首自诞生起,无论是阴神还是乩童,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待遇。
见老僧摆正了他的姿态,李追远也就坐了下来。
少年眼角余光扫过老僧指尖,那手纹密麻且深刻,是常用那金属丝线导致的。
自己不单独进屋是对的,天知道里头藏有多少根这种金属线,他真犯不着进去冒险。
“当年施主您母亲请贫僧出手为您治病,可
惜,贫僧道行浅薄,虽已尽力却依旧失败。”
李追远再次举起手,这是打算命令润生和林书友再次出手。
老僧双目一滞,马上再次开口道:
“是施主您情况特殊,没有心魔可镇压,本就无病,贫僧又怎能治病?”
李追远的手,继续挥下。
老僧张开双臂:“等一下!是贫僧动了欲念,实在是爱才惜才,施主天生六根清净,俗尘不染,正是我佛宗汲汲以求之灵童,贫僧见到施主时,就想将施主收入门下,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为我佛宗增辉!”
李追远挥下去的手,在最后时刻,收起握拳。
老僧长长舒了口气。
他是预想到了可能会有今天,但这“今天”并不是以这种方式展开,他忌惮李兰的身份,就算当初做的手段被发现了进行事后追究,也该是官面上的压力,可现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是来自江湖的压迫。
他更愿意与前者打交道,因为前者会讲规矩,而后者……就是规矩。
李追远:“尸鬼锁魂阵,也是出于爱才惜才?”
老僧闻言,面露惊恐,对方怎么连这个都
知道?
这只是他当年想着帮其分解出心魔后,预备着的控制手段,却因根本无心魔可分,也就做了无用功。
按理说,这是一次失败的算计,可对方却能如此清楚。
老僧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宗对灵童,一直都有管束措施,这是怕灵童在承习佛法时心生歪堕,留此禁制,是为将其拉回正途。
贫僧当初之所以这般做,也是因为一眼就将您视为灵童,故而……”
“所以,我还得谢谢你?”
“贫僧不敢,贫僧不敢!”老僧似是做了某种决断,“因贫僧当日所犯之错,才有今日所受之果。施主所欲何为,贫僧都将坦然承受!”
“这件事本来是可以谈的,但现在,谈不了了,我给了你们机会,是你们没有珍惜。再说了,就算我真决定不追究了,你们也落不下什么好了。”
“施主此言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