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二人以为,布告上说姚书吏畏罪潜逃,他的家人应该还在上杭。</p>
到了上杭才得知,姚书吏的母亲,娘子,儿女都已离去,就连嫁到古田镇里的妹妹,也丢下年幼的儿子跑了。</p>
也是,上杭人已容不下他们。</p>
听说姚书吏的妹妹险些被夫家那边的人打死,为活命弃子逃生。</p>
人都不在上杭,又不好找人仔细问他们的样貌,更何况只是那日一见,三个人的面孔又没什么特殊,除了说一句样貌好看,到底长相如何也用嘴说不清。</p>
就在母子二人准备返回长汀时,他们竟然遇到了那日见到的小女孩!</p>
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跟在一个妇人身边,全然没有家中生有变故的样子。</p>
那妇人怀中抱着一个孩子。小女孩紧跟在妇人身后,两侧又分别有个大点的男孩与女孩陪着,不时的说笑。</p>
孙世明听到那小女孩叫身边的孩子姐姐与哥哥,还叫前面的妇人娘亲。</p>
他们母子疑惑了,也许只是样貌相像的人吧?</p>
却不料,那小女孩也看到了他们,诧异地打量他们几眼,快步迎来,“你是那个蘑菇哥哥?”</p>
又看看孙母,兴奋地道,“伯母,你的病好啦!”</p>
“二娘,你认得他们?”</p>
两个大些的孩子跟着跑过来。</p>
二娘点点头,“去年我与——”</p>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我去长汀玩,碰到的那个卖蘑菇的哥哥就是他。”</p>
“原来是你们。”</p>
抱孩子的妇人也走过来,“我听二娘回来说过,你们很不容易。如今看来,生活好了不少?”</p>
“她是你的女儿?”</p>
孙母很疑惑,人没有认错,是她把这女孩的身份搞错了?</p>
可若说这女孩与姚家人无关,她在提到去年与谁在一起时,又分明刻意住了嘴。</p>
“是啊。”妇人笑道,“这四个都是我的孩子。”</p>
“那——”</p>
孙母想问,又不敢随意开口。</p>
妇人看出她的欲言又止,“再见也是缘分,妹妹若无事,不妨到家里来坐坐?我家离这里不远,就在前面。”</p>
“……好。”</p>
初次见面,又本无交情便这般不客气有些不大好,何况登门拜访两手空空,也是有失礼数。</p>
可孙母在满腹好奇之下竟答应了。</p>
那妇人很和善,也不计较其他,让孩子们在前面引路,她抱着孩子与孙母并肩走。</p>
只是,一路上没说什么话。</p>
不知那妇人作何想法,反正孙母很尴尬。</p>
不过,她也早不是曾经的她。经过孙家一劫,如今做事早已没了那些条框。在不违背常理之下,凡事都尽力依照她与儿子的意愿,学会自己去守护想要的东西。否则若是从前,她哪里会独自带着儿子从长汀跑到上杭来,打听朝廷要犯家的事。</p>
这妇人的家确实不远,走了一会儿便到了。</p>
他家不大,院内屋中都摆满了孩子们的玩物。</p>
妇人请孙母进屋。</p>
“我夫君这些日子忙,顾不得家,我带几个孩子也顾不上收拾,让姐姐见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