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任务重。</p>
经过一夜的调整,张羽终于是理出了一点思路。</p>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p>
本身,这次触发的支线任务,就是多劳多得。</p>
那么自己不通过系统,反而也是一种公正的表现。</p>
靠自己!</p>
张羽无奈的积极面对了挑战。</p>
解决完情绪上的障碍,张羽便开始正式的投入工作。</p>
首先,他先通过百度百科,按顺序的罗列出了。</p>
《长安三万里》里中出现的人物,对应蓝星,是否有什么改变。</p>
然后通过自己的史学技能,又参照对比了一下大唐盛世和安史之乱之间,这些史诗有什么出入。</p>
而后对比了诗词,服装,甚至是吃食。</p>
张羽将自己能想到能够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查了一下。</p>
……</p>
查完一圈,张羽心中也有了一些底了。</p>
《长安三万里》,本身就有些历史架空的成分。</p>
很多细节都是存在艺术的再加工的。</p>
比如高适、相救郭子仪,这是李白郭子仪互救这一历史佳话的改编。</p>
比如高适从李白那里学了相扑,并以此技艺赢得了带兵的机会。</p>
比如高适写信给郭子仪,求他救李白,这些大概率都不是“史实”。</p>
不过,大背景的历史框架,还是尊重史实的。</p>
关键点的历史走向,时间线的发生,都是很还原历史的。</p>
这样的处理,也让枯燥的历史记录,变的有趣味性,更有观赏性。</p>
否则这整部电影168分钟,没点历史基础的大人估计都很难看下去。</p>
而这部动画的主旨还是给小朋友看,以历史和语文启蒙的角度去呈现的。</p>
对孩子来说,诗人、李白、高适、长安、边塞、安史之乱都是一个个粗略的概念。</p>